|
在與衆多糖尿病患者接觸中,我常常發現有些患者爲了使血糖下降,盲目地縮減飲食量,整曰飢腸轆轆.備受飢餓的折磨。他們不吃米、麵食,僅以蔬菜及部分動物類食物充飢,或僅以少許玉米麵、南瓜粉等代替主食果腹。更有甚者,每次備膳總要用秤來稱準進食的量。曾有一個患者告訴我.他每頓吃50克麵條,哪怕多一根也要丟棄,嚴格程度讓人歎爲觀止。最令人驚奇的是,當我向這些患者解釋這樣的做法並不正確時,他們往往聽不進,反而固執地認爲,得了糖尿病就應該吃得越少越好。
我們知道,人體猶如一臺每時每刻都在不停運轉的機器,提供這臺機器運轉的動力來源於我們一曰三餐吃進的食物。這些食物中的營養素可分爲三大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這三大營養物質進入體內後,根據新陳代謝的需要,各自發揮不同的功用。一般地說,每個人要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對三大營養物質的攝取都有一個基本需求量。機體隨着活動量的增加,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也隨之加大,否則機體就會動用儲備的能量物質,如消起耗脂肪或肌肉組織。久而久之,機體就會變得消瘦,嚴重者會出現營養不良。
患了糖尿病,表明體內的糖代謝過程出現異常,但並不意味着體內的糖真正過量。適當地減少飲食,尤其是減少碳水化臺物的攝取,這是有效控製糖尿病的重要舉措。然而,這種限制應該建立在保證基本能量需求的基礎上。例如,一個從事輕體力工作的糖尿病患者,若體形正常,以70千克體重計算,一天所需的熱量大約爲9627千焦。若粗略地換算大米或麵粉類食物,前者是575克,後者爲750克。當然,在實際飲食中還要減去肉菜類所佔的份額。在此基礎上,血糖仍不能得以控制,就需依賴降糖藥物,而不是進一步縮減飲食。如果不能提供獲得基本熱量的膳食,患者必然導致營養不良,出現頭昏、眼花、物力等症狀,嚴重者的肝臟,胰臟,會出現功能障礙。在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中,什麼纔是既省力、省時,又能滿足糖尿病患者需要的膳食呢?下面簡單的計算方法可供參考。
1、主食:根據自己的勞動強度或活動強度制定全天的量。職業男性一天以350-450克糧穀類食物爲妥,女性爲300-400克。重體力勞動者,一天的主食量可酌情增加,反之應適當減少。休息或臥牀者,男性的主食量爲250-300克,女性爲200-250克。上述各類患者中,肥胖者進食量限制應嚴格一些,而瘦弱者則可適當放寬。
2、蔬菜類:量及種類無特殊限制。
3、肉食類:避免高脂食物,可選擇少量瘦豬肉、牛肉、雞、魚等。
4、豆、奶製品及蛋類:此類食物富含蛋白質。與肉類一樣,每頓適量便可。如早餐可食300毫升奶或豆漿,或一個雞蛋(有高脂血症者應少食蛋黃),外加50克或100克主食。
5、水果:血糖控制良好者,每天可進食少量的水果,但應避免吃含糖量高的如橘、柑、葡萄、荔枝等,並適當減少飯量。血糖未得到滿意控制者,最好不吃。
不少患者聽說南瓜、苦瓜可治療糖尿病,因而大量進食.以替代主食。儘管我國民間確有用南瓜治療糖尿病的做法,但若長期以南瓜做主食,不僅食之無味,而且由於食物的單一,反而會引起其他健康問題。總之,糖尿病患者只要調配好自己的飲食,一樣可以過正常人生活,而不必盲目禁嘴。
糖尿病誤區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中老年人發病率較高,至今還沒有一種能根治它的療法。因此,有人把糖尿病稱爲“終身病”。如果不是糖尿病卻被錯誤地診斷爲糖尿病,或者是實際患糖尿病卻沒有檢查出來,都會給病人帶來麻煩。因此,如何正確認識糖尿病,便成了人們關心的問題。事實上,人們對糖尿病存在許多誤解。1、只要尿中有糖就是糖尿病,這是一種常見的誤解,因爲在不少人的尿中都可查出糖來,但他們卻沒有患糖尿病。當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閡(可把它比作水庫閘門,水要流出水庫水位須高過閘門、一般正常人腎糖閾爲1.6-1.8克/升),尿糖就會出現。除糖尿病外,還有其它情況可以出現尿糖。(1)飢餓性糖尿:人在飢餓時突然吃進大量糖類食物,血糖迅速升高,而胰島分泌還一時跟不上來,而造成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2)腎性糖尿:有人腎糖閾很低,有的只有1.2克/升。(3)神經性糖尿:當神經系統受到嚴重刺激(如腦出血、腦腫瘤、顱骨骨折、窒息、麻醉等)時,由於人體的應激反應,血糖迅速升高,超過腎糖閾就出現糖尿。(4)醫源性糖:短時間內服用或靜脈注射大量葡萄糖,血糖突然升高也可出現糖尿。
2、只要尿中沒有糖就可除外糖尿病,這也是一種誤解。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雖然升高,但不超過腎糖閡就不出現糖尿,臨牀上把它叫做隱性糖尿病。只要控制飲食就能阻止糖尿的發展。如果沒有及時病情發現或者沒有給予足夠重視,隱性糖尿病就可能發展成糖尿病。有糖尿病危險因素的人每年應做1次“糖耐量試驗”,以便及時確診或排除隱性糖尿病。
3、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可排除糖尿病,這種認識也是錯誤的。有的病人空腹血糖雖然正常,但飯後2小時血糖持續居高不下。這也是糖尿病的一種徵象。因飯後血糖升高,胰島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使血糖下降,因此,要確診是否有糖尿病應做全面檢查,其中以空腹血糖及飯後2小時血糖爲關鍵的2項指標。
4、只要控制主食,副食可隨便吃糖尿病人控制飲食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控制食物總熱量,所以不單主食,副食也同樣需要控制。
5、長期用胰島素會成“癮”,有的病人怕成“癮”而不敢用胰島素。其實這種擔心沒有必要,因爲病人分泌的胰島素不夠維持正常生理需要,給病人用胰島素,正是一種補充療法,是要滿足正常生理需要。有些長期應用胰島素的病人需要增加劑量,醫學上叫做胰島素抵抗。它與成癮完全是兩回事。胰島素依賴型(1型)糖尿病病人需要終身用胰島素,而非胰島素依賴型(11型)糖尿病病人必要時也要用胰島素,這些都不會成癮。
6、併發症不可避免糖尿病病人如果不能正確而有效地治療,併發症確實很多,主要是糖代謝紊亂引起血脂升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導致各種臟器出現問題。因此,只要控制好血糖,不使血脂升高就不會發生併發症,而且併發症還可以預防。具體預防措施有:控制飲食、適當運動、合理用藥3者相結合,只要堅持經常,就能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內。
總之,糖尿病人應樹立長期與疾病做鬥爭的精神,保持樂觀的情緒,正確對待疾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那麼就完全可以和健康人一樣高質量地生活與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