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城中熟話, 莫過於佔中與反佔. 而源頭在於普選問題上.
本來老餅行將入木, 普選與我實無甚關係. 但每天看議員, 官員, 特首提出的講話, 甚至民間的流言, 更多是一些似是疑非的理論, 不禁引起我撰文與各位探討一下.
不管你原來立場如何, 我們只討論邏輯問題, 希望透過討論後, 各人再思考自己所持理念是否應轉變.
先提出"普選帶來福利主義?"
有不少的朋友有以上的擔憂, 因為要得到低收入的大眾選票, 所以普選會帶來福利主義.
我們先不要下定論, 先回顧世上的制度與福利主義的關係.
現代國家, 大致上可分為三種: 民主國家, 共產國家, 極權國家
極權國家
相信大家會認同極權國家, 不會行福利主義! 而事實也相近, 不過並非全部! 舉例: 芠萊是君主極權國家, 不過對人民則行福利主義, 以確保君權不被挑戰. 芠萊人不用納稅, 更有超多的社會福利. 不過話說回頭, 極權國家一般人民得到福利較少.
共產國家
共產國家的理念是行福利制的, 將大家的財富共產, 就等於將有錢人的錢分給窮人. 我們看不到共產國家的超高稅率, 但實際上還在運行中. 例: 國企CEO年薪只有同規模外企的不足十分之一, 換句話說, 那位CEO變相交了解90%以上的稅!
而實際上, 共產國家其實全是極權國家, 所以得來的資源大多落入權手中, 而不會變成福利主義國家.
民主國家
因政黨需要群眾的選票, 而走向福利主義. 這樣想很合邏輯吧, 但事實並非大家想像中般.
福利主義是二戰後的產品, 在二戰前根本沒有政權行福利主義! 所以當時民主國家的稅率也很低.
福利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回應共產主義及個人主義的一種調整, 50-60年代因要減少共產的吸引力, 各國政府唯有推出不同的福利政策, 以保民眾的向心.
以美國為例, 在二戰前稅率大致在15-20%左右. 但到了60年代, 稅率增至35-50%. 不過自共產主義的幻滅, 今天美國稅率回到大致25-35%的水平. 英國也有類似的情況.
大家所擔心的是民主選舉會帶來福利主義及更高的税率, 但只要深入觀察, 你可能有所改觀!
不要先認定結果, 大膽提出自己的憂慮, 然後小心求證, 可能到最後你還是得出相同結論而沒有改變立場. 但最少在與別人討論時不須空喊口號及立場, 可以提出支持自己想法的理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