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2-5-12 15:01:4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dick 於 2012-5-12 15:05 編輯
回覆 GiantCork 的帖子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語: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조선/朝鮮),位於亞洲東部朝鮮半島北端,南部與大韓民國接壤。朝鮮半島在20世紀之前是一個統一的朝鮮族國家,1894年甲午戰爭以後逐步成為日本的半殖民地,直至1910年被日本完全吞併,成為當時日本帝國的一部分。二戰後南北部分別獨立建國。北部則主要與中國接壤,與俄羅斯聯邦也有陸地邊界。為與大韓民國區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人民過去往往將自己的國家稱作「北朝鮮」(북조선/北朝鮮),而將大韓民國稱為「南朝鮮」(남조선/南朝鮮);而大韓民國的人民通常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作「北韓」(북한/北韓),將自己的國家稱作「南韓」(남한/南韓)。
韓戰之後,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朝鮮政治穩定,外交上和蘇聯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結盟,經濟發展創造了所謂「千里馬速度」,人民生活普遍優於韓國,至1980年代末,在國際上北韓的工業及民生消費製品仍可見。然而由於朝鮮的經濟是以蘇聯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的一環,結構單一,因此198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在冷戰失利之後處境日益艱難,人民生活品質不升反降。1990年代朝鮮經濟宣告崩潰。
今天,朝鮮經濟依舊是高度的計劃經濟,同時是世界上最孤立的經濟體之一。儘管朝鮮進行了經濟改革,但是仍然保持「計劃經濟原則不變」。由於北韓政府拒絕公佈有關的經濟數據,可靠的有關朝鮮經濟的資訊十分匱乏。國有工業生產了幾乎所有的加工品,政府大力發展重工業以及國防工業。目前,朝鮮擁有了「大浦洞」級短程和中程彈道導彈。朝鮮於1998年8月31日宣佈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光明一號」。在2002年公開宣稱擁有核武器,但真實情況尚未證實。不過外界普遍認為朝鮮掌握了原子彈製造技術,估計目前至少擁有三件核武器。2005年初,朝鮮正式宣佈擁有核武器,將朝核問題進一步白熱化。2006年10月9日,朝鮮首次進行核試驗,造成國際情勢的緊張。
平壤第一百货商店
國家食品嚴重短缺,工業資源管理不善,並缺乏投資。工業有機器製造、化學、採礦、冶金、紡織、食品加工。礦產有煤、磷酸鹽、鐵、錳、鎢、銅、鉛和鋅。約有48%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經營以大型集體農場為主。農產品有稻、玉米、蔬菜、小麥、大麥、油菜、甜菜、粟、高粱、大豆和煙草。還有畜牧業、林業和漁業。
朝鮮經濟改革後,新義州和開城兩個接近邊境的城市發展起來,工業等也有一定起色。農業產出雖然有所增長,總體實力依然很弱。由於嚴重的肥料短缺,連續的自然災害以及較少的可耕種面積導致國家的糧食產出比國家所需要的糧食最低標準低了一百多萬噸。朝鮮農業實行承包制度,經濟改革後農民收入顯著增加。但美國的貿易制裁使朝鮮經濟雪上加霜。
朝鮮的商業幾乎全部由國家控制。商店分為便民店,國營店和外匯商店。外匯商店出售各種進口商品,包括食物、傢具、電器等。外匯商店只接受美元、歐元和人民幣三種貨幣。經濟改革後,外匯商店的美元標價全部改為歐元,但仍可使用美元。外國人在朝鮮使用朝鮮圓需要出示外匯兌換證明。朝鮮的國營商店全部是本國產品,經常缺貨。朝鮮便民店的東西則多數從中國進口。在朝鮮,在便民店以外的商店里購物的人很少。
平壤的一家外汇商店
朝鮮已經開通行動通訊服務,但是費用高達近800美元的開通費以及使用地區的限制使擁有手機成為特權。朝鮮擁有網絡通信,但使用者只限於在朝鮮工作的外國人和「工作需要」者。(參見光明網)
1998年,朝鮮提出了「重視科學技術」的新經濟發展戰略,並於1990年建立了朝鮮電腦研究中心,開始發展資訊科技產業。
朝鮮是典型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國家,實行「住房免費(改革後有些變動)」、「醫療免費」、「教育免費」,這是朝鮮人引以為豪的「社會主義優越性」。
穩定的國際糧食援助對滿足人民的基本食品需要十分重要。藥物供應以及農業援助之類的其他人道救援被限制實施。人口中營養不良的比例為全球最高。1994年之後由饑荒所導致的死亡不計其數,慈江道和兩江道都是饑荒的重災區。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朝鮮最大的援助國,每年向朝鮮提供大量的糧食和燃料等援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