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蕭條時代流行一個說法:有錢人的生活容易得用牛奶沐浴也是等閒事。
現在又怎樣?從兩大奢侈品零售商Christian Dior和LVMH的全年業績看來,有錢人在這場不景氣中似乎真的過得比其他人舒服。
LVMH的經常性業務盈利按年上升了差不多四分之一,其股價上周五上升2%,而Christian Dior股價從雷曼兄弟倒閉至今已上升了75%,比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升幅高出五倍。
有兩大指標顯示LVMH的前景強勁。首先,佔集團整體營業額四分之一的美國市場銷售回升,在2011年錄得18%的有機增長,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因此對業務充滿信心,決定加價17%。
第二,是手表和珠寶等高價「硬奢侈品」再次受到消費者青睞。在經濟不景氣最嚴重的時期,這類產品的銷售大跌達40%,但去年大升了23%。
然而,儘管願意花錢的消費者已經回來,但LVMH主席阿爾諾(Bernard Arnault)明白到集團盈利是要靠願意購買LVMH主要品牌的中產階層。Christian Dior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期間,也是受惠於中產的消費力。
低利率——尤其是美國──令很多按揭貸款人得到一些額外可使用收入。由於未來幾年基本利率將維持在極低水平,中產階層將繼續擁有頗高的可使用收入。
當然,其中一個風險是消費者太過習慣低利率,到最後利率開始回升時,有關衝擊會令奢侈品銷售大幅下跌。不過,現在先進國家仍未能走出困境,上述風險其實仍頗遙遠。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