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09-12-12 16:03:35
|
顯示全部樓層
《品中資-李飛揚》「三保」變「四保」,大家好
《品中資-李飛揚》「三保」變「四保」,大家好 (經濟通新聞)
日期: 2009/12/08 10:52
《品中資》如果大家不善忘的話,應該記得2007年股市最瘋狂的時候,市場其中一個炒
作主題叫「六行三保」,當中的三保就是中國人壽(02628,下稱國壽)、中國平安
(02318,下稱平保)及中國財險(02328,下稱財險)。
簡單來說,即是三隻中資保險股。由於保險股當旺,投資者也確實當這「三保」是三件寶貝
。
但自從民生銀行(01988)上市之後,六行已變成七行;再加上後日開始招股,今年集
資額第二大的太平洋保險(02601,下稱太保),短期內,「三保」將會變成「四保」。即
是說,六行三保這個叫法會變成絕響。
我不知道「七行四保」這個叫法會不會流行,但七行之中最後上市的二行,即中信銀行
(00998)和民生銀行,無論質素和市場反應,已經不及最早上市的五行。至於作為「第四
寶」的太平洋保險,我個人認為,她的質素和投資價值,應該優於財險,值得大家注意。
「集團關注保險主業的均衡發展,不排除收購與保險價值鏈相關的業務,包括養老及醫療保
險等,但未來五年都不會考慮混業經營。我們的優勢在保險行業,故會集中把保險事業做好,才
可鞏固核心競爭力,為投資者創造更多的價值。」
*不會考慮混業經營*
「當我們分心去做別的、可能我們並不擅長的業務,即使業務規模龐大,但在效益及未來發
展上,可能陷入新的矛盾。所以,管理層不會考慮混業經營。」這是太平洋保險董事長高國富在
推介會上的談話。
這段說話更加引起我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因為我非常同意,愈專注做保險的保險公司,其實
愈安全,也愈容易賺錢。
首先,保險主業當中,最核心而且也是最賺錢的,就是人壽保險。除非發生天災人禍,否則
,人壽保險的生意幾乎是「穩賺」的,因為死亡率其實是非常「準確」的數字。
唯一的風險是,保險公司拿了客人的保費後會去投資,雖然大部分都會是保守的產品,但當
中也有一個百分比是股權類的投資,這部分的收入才不太保證。好景的時候可以是錦上添花,但
當投資市場不景時,也會影響保險公司的收入,但由於保險公司受到嚴格的監管,基本上不會令
保險公司蝕大錢(我說的是保險公司的直接投資,美國AIG雖然本身是保險集團,但後來發展
成金融集團,涉足高風險的衍生工具另當別論)。
人壽保險業務在保險行內稱為長期業務,跟人壽性質剛好相反的養老基金又或稱年金業務,
同樣屬長期業務,也同屬非常穩陣的生意。
「太保希望發展養老保險產業,由於內地已邁入老年型社會,以上海為例,60歲以上人口
所佔比例逾一成半,料未來對有關業務有很大需求。」太保董事長高國富在推介會上另一番說話
。
*實際屬第二隻人壽股*
事實上,太平洋保險在這方面的業務已經有一定規模,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太保的業務其
實是很穩定的;至於風險稍高的就只有財產險的業務。
上文我說保險股有「三保」之稱,但其實,財險主要從事財產險,並不涉足人壽保險業務
(有留意財險業績的投資者都應該知道,從事財產險的風險真的非常高),所以,現時上市的中
資保險股中,從事人壽保險業務的就只有國壽和平保。而平保就是高董事長口中所說的混業經營
的一間保險公司。
再撇除平保,目前上市的中資保險股中,就只有中國人壽是專注保險業務,尤其是人壽業務
,現在才加入第二間專注人壽保險的公司,絕對不算多。內銀股也去到第5隻才有點吃不消。
因此,我相信,以太保的上市估值計,短期內應該吸引到基金的注意。太保周四才開始招股
,關於太保的深入分析,留待下次再續。《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 李飛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