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秦始皇滅了六國,但並未統一中國,因為當時還有一個衛國。
2/ 中國歷史上最牛的權臣是南北朝時期的宇文護,他權傾朝野的時代歷經西魏、北周兩朝,這期間他一共殺了3個皇帝。
3/ 唐朝最強盛的「開元之治」時期,全國有戶820 萬,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開皇之治」時期,全國就有戶890 萬。終唐一世,各項經濟指標都沒有恢復到隋朝水平。(《隋書》《舊唐書》《新唐書》等)
4/ 被「主流」專家們詬病為「軍事軟弱」的宋朝,對外戰爭(交戰規模萬人以上,不包括統一戰爭和國內戰爭)的勝率超過了70% ;而被認為是軍事最強盛的唐朝卻在對外戰爭中勝少負多。(本人花了8 個月時間,看過《新唐書》《舊唐書》《宋史》《遼史》《金史》《元史》《西夏書事》《續資治通鑒長編》《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續資治通鑒》《宋會要輯稿》等書統計出來的,時間較緊,或有錯漏,但>70% 是沒問題的。)
PS:由於唐朝錯誤的民族政策,產馬地盡在蠻族之手,導致宋朝從始至終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軀抵擋蠻族鐵騎的沖擊,所以宋朝的勝利一般都是擊潰戰而不是殲滅戰。倘若一段時期宋朝對外勝率低於60%,那基本就意味著亡國了。
5/ 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戰負重是32 公斤,訓練負重還要高於這個數值;現在美國最精銳的特種部隊的訓練負重不到15 公斤。(《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宋史》《宋會要輯稿》等)
6/ 中國在北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 ),城市化率達到驚人的30% 以上;在所謂「康乾盛世」時代,這一比例也不過9% ;新中國在21 世紀初才重新達到這一數值。(《元豐九域志》《續資治通鑒長編》《宋史》等)
7/ 同樣是元豐年間,中國華北地區的鋼鐵年產量達到了15 萬噸;工業革命後的英國在1788 年鋼鐵產量才達到7.6 萬噸。(《宋代礦冶業研究》王菱菱 著 河北大學出版社應網友要求對此數字的研究過程進行補充:資料翔實是《宋代礦冶業研究》的一個顯著特點,宋朝的經濟問題大多是通過財政和賦役表現出來,有關礦冶業發展狀況及其與社會經濟諸關係的資料相對較為匱乏和零散,因而研究難度較大。作者在二十年中,披沙揀金,廣泛搜集各類金石文獻資料,引用古籍書目達260餘種,幾乎達到「竭澤而漁」的地步。特別是充分利用天一閣藏明代方誌中所保留的宋代礦冶業資料,為該書更上一層樓的論證另辟了新的史料來源。在資料佔有超越前人的基礎上,作者經過深入鉤稽和縝密考證,對前人陳說有較大的修正。譬如關於宋代鐵的產量,過去日本學者估計為年產量在五千噸至四萬噸之間,而美國學者則高估為年產量在七萬五千噸至十五萬噸之間,如果按照美國學者的估計,中國在11世紀中葉的鐵產量可與17世紀的英國和18世紀的歐洲鐵的產量相媲美,但是王菱菱博士從兩宋時期長期持續鑄造鐵錢、製造鐵兵器和鐵成為生產膽銅的原料三個方面對鐵的需求增長以及製造鐵農具對鐵原料的消耗總量,進行新的估算,最後得出宋代平均年產鐵額應該是三萬五千噸至七萬噸之間。這個新的結論比過去僅從鐵稅課額或農具耗鐵量來估算年產量要科學嚴謹得多,因而具有較高的可信性,也更接近宋代鐵的年產量的實際。又如過去討論我國歷史上銀礦、銅礦開採技術中使用先進的「火爆法」「灰吹法」時,大都依據明朝人陸容《菽園雜記》所引《龍泉縣誌》的記載,以為是在明代較為普通和成熟。但經王菱菱博士確考,陸容所引《龍泉縣誌》不是明代文獻,而是南宋處州人陳百朋撰寫。從而確鑿地證明了宋代的採礦過程中已普遍採用先進的火爆法生產技術;同時還表明宋代勞動者在選礦熔煉過程中已能熟練的根據礦石質量或種類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選礦、熔煉工序,這就大大提高了人們對宋代在我國銀礦、銅礦開採技術發展史中所作的貢獻和地位的認識。像這類極具學術創見的考證和議論在書中可說是俯拾即是,充分說明《宋代礦冶業研究》是一部有很高學術價值的佳作。本文的其它數據引用情況與此條大體類似,長篇引用容易引起閱讀疲勞。因本人工作繁忙,在此暫不一一注明出處。)
8/ 整個北宋時期,中國一直在擴張領土,直到「靖康之變」的前一年(1126 )才停止。北宋前期主要是攻擊契丹,到澶州之盟為止;中後期則注重對西夏和吐蕃的攻擊,特別是對吐蕃河湟地區的進攻收復了唐代失地,大大擴張了領土。北宋徽宗時期聯金北伐獲得了北方的大片領土,隨後北宋亡於金。(《續資治通鑒長編》《宋會要輯稿》等)
9/ 秦檜所創的「宋體字」是整個南宋時期的官方文書通用字體,儘管南宋大多數時間都將秦檜作為反面典型。
10/ 整個南宋時期,中國一直沒有定都,臨安府的級別不過是「行在」(陪都)。
11/ 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並非完全因為統治者不願收復故土,而是因為民間反對的聲音太大。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間之所以反對是因為擔心收復故土後宋廷會增加江南地區的稅收來扶植已被女真人嚴重破壞的收復區。
12/ 南宋時期,熟練僱工的工資高於知府工資。(宋朝知府一般是從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 貫以上,至少相當於今天的15 萬元人民幣)
13/ 中國南宋時期最先進的織布機有1800 多個活動構件,其中有的技術是現代化織布機也無法達到的。
14/ 南宋中後期,中國(僅指宋)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15% 左右,經濟總量卻佔到了全球的75% 以上;今天我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21% ,經濟總量佔全球比例卻僅為4% 。
15/ 在1233 年宋蒙聯軍攻打蔡州的時候,南宋名將孟珙救了蒙古將領張柔一命。4 年後,張柔的兒子張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戰滅亡南宋的就是這位張弘范。(《宋史》《元史》等)
16/ 南宋數學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 年就已經發現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歐洲人在400 多年後才發現,但在中國的課本上這個公式仍是以那個歐洲人的名字來命名的。(《數學九章》等)
17/ 蒙古帝國軍隊在13 世紀的征戰在亞歐大陸屠殺了2 億人,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項吉尼斯紀錄,其中,僅中國境內就有6000 萬人死於蒙軍屠殺;與之相比,遭納 粹屠殺的600 萬猶太人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18/ 明朝在永樂年間與越南發生了一場戰爭。此戰明朝軍隊號稱80 萬,而越南軍隊更是號稱700 萬,實際上雙方軍隊總數加起來也不過30 萬,這毫無疑問是中國歷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場戰爭。[ 注:那時越南還是中國屬國(《明實錄》等)
19/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噸位最大的寶船排水量約為7500 噸。
20/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只娶一個老婆的皇帝出現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21/ 中國最早提出計劃生育理論的不是馬寅初,而是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 )的內閣首輔申行時,而最早實施計劃生育的時候卻是在更早的宋朝。
22/ 明朝的萬曆皇帝曾連續28 年不上朝,創造了中國皇帝的紀錄。但是,這期間中國無論對內還是對外的戰爭均獲得全勝。歸根到底是明朝擁有強大的內閣及行政系統,皇權受到極大制約,已經無法與從前的王朝相比。滿清在這方面發生了極大的歷史倒退。
23/ 自1572 年「隆慶開關」到1644 年明朝滅亡,這70 多年的時間裡,全世界生產的白銀總量的1/3 湧入中國,共計約3.53 億兩(保守估計,目前重新估計約為5億兩)。並且全球2/3 的貿易與中國有關。
24/ 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奪的白銀幾乎都通過貿易的形式最終流入了中國。
25/ 南宋開禧二年(1206)中央財政收入達到8000萬貫錢,當時全國人口約7000萬。清廷到1900年代為8000萬兩,人口卻有4億。而南宋1貫錢購買力是清末一兩白銀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稅率低於清廷。
26/ 公元763年,剛剛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唐朝中央政府兵力不足,被叛將僕固懷恩引來30萬蠻族軍隊,將長安、洛陽佔領。唐肅宗最後用東都洛陽的全部青年男女和財物作為賄賂,引來回紇軍隊收復兩京,才使漢族免於亡國滅種。(《新唐書》)
27/ 1644年中國北方爆發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駐守北京的20萬明軍全軍覆沒,這直接導致了明朝亡於李自成。隨後北方牧獵民族乘機進入中原,建立了延續200多年的少數民族政權。與唐朝的蠻族趁中原王朝內亂入侵相比,明末的這次中原內亂使牧獵民族成功滅亡了華夏政權,建立了導致歷史倒退的新政權。
28/ 被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後一個年號——崇禎,一共被朝鮮使用了265 年。 (《朝鮮李朝實錄》等)
29/ 清廷乾隆時期修《四庫全書》,總計存書3457 部, 79070 卷,禁毀6766 部,93556 卷。
30/ 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是英國議會通過投票產生的結果,支持戰爭的一方僅獲得9 票的優勢。
31/ 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有人在京城某倉庫意外發現一批封存了200 多年的火器。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製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軍的裝備還要先進。
32/ 清廷的道光皇帝為人十分節儉,喜歡穿有補丁的衣服,但打個補丁卻要花四兩銀子。
33/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曾以12 萬對陣2 萬英法聯軍,結果陣亡3 萬餘,而對方僅陣亡4 人,但病死的卻有幾十人。
34/ 遼道宗耶律洪基曾寫詩表達了後悔自己生在蠻夷之國和「來世做中國(宋)人」的願望。與之類似的是,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朝鮮國王王顓也寫詩表達了類似的願望。
35/ 南宋滅亡的時候,日本「舉國茹素」來哀悼大宋的滅亡。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此舉,且倭主不來朝貢,造大船7000艘往攻,結果船隊被暴風雨所摧毀,日本人從此將此風稱為「神風」。二戰中「神風敢死隊」即出自這個典故。明亡後,朝鮮和日本認為中國已亡,日本從此蔑稱中國為「支那」。明治維新後,自認為華夏正統的日本曾打著「攘夷主義」的旗號發動甲午戰爭等對清戰爭。唐、宋、明時作為對中國文明衷心傾倒的兩個附屬夷國,日本和朝鮮至今因還因宗主國文化淪喪而對中國存有偏見。由於滿清毀書,今天中國大學中文系、歷史系的教授經常前往日本、韓國查閱中國古籍,如此才能寫出有見地的古代文學、歷史論文。(《心史》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