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牌相繼倒下之聲響徹整個採礦業。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拖累商品價格下跌,以致包括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等礦業巨擘紛紛示意有可能推遲耗用大量資本的計劃。在市場憂慮礦業資本開支無以為繼之下,開採設備製造商的前景也大為看淡。
在歐洲,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股價已從3月中的高位回落13%,芬蘭美卓(Metso)及奧圖泰(Outotec)的跌幅更加厲害。在美國,Joy Global及Caterpillar則分別從高位回落四分一及五分一。高盛估計,截至5月初的三個月,礦業相關股票平均跌幅達15%。
但最弔詭的是,儘管股價下跌,但這些開採設備商不少仍然生意興隆,訂單表現持續強勁。就以瑞典山特維克(Sandvik)為例,開採業務訂單今年首季按年大增40%;阿特拉斯的開採業務亦錄得22%內部增長。再者,截至業績公布期尾聲,市場普遍上調而不是下調歐洲各設備生產商2012年的盈利展望。
但投資者切莫掉以輕心,儘管上述開採設備商在升市或跌市時總是落得相同命運,但卻各具特質,不能一概而論。例如,美卓涉及鐵礦石的業務比重較阿特拉斯大;開採相關訂單佔阿特拉斯及山特維克總收約三分一,但佔奧圖泰的份額卻相對較小;奧圖泰來自售後市場的銷售比重亦不及其他對手高。
即使如此,要在開採設備股中找尋抵買之選或有一定難度。追溯往績,以企業價值與扣除利息及稅項前盈利之比而論,開採設備商的估值介乎9至10倍。經過近期的調整潮後,較吸引的開採設備股如阿特拉斯,當前估值正正處於歷史平均水平。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