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kedIn真可憐!同樣是社交網絡,LinkedIn卻只能活在實力強橫的Facebook(fb)陰影下。後者的用戶數目佔全球人口13%,目前正為全球歷來最大科技股上市集資活動密鑼緊鼓。fb創辦人不久後將成為大富翁,有足夠資金獨力收購LinkedIn之餘,還有50億美元可把社交網站遊戲商Zynga收歸旗下。面對此情此景,LinkedIn豈能不歎句生不逢時?
看看業績數字,更能明白LinkedIn的無奈。該公司上周公布首季度業績,收入按年勁升101%(fb只有45%);會員數目增長58%,會員造訪網站次數亦上升五成(fb活躍用戶數目增長41%);經營收入更暴增近9倍(fb卻倒退2%)。
LinkedIn表現勝一籌很大程度受惠於基數效應,反之,fb的基數大很多,增長步伐自然難以相比。不過,生意模式根本上的差異,亦是LinkedIn增長較可觀的原因之一。LinkedIn的用戶數目雖不到fb的五分一,但用戶上線都懷着完成交易的目標;他們都是潛在賣家,希望以自己的專業服務,吸引買家(即僱主)重金禮聘。
求職者、職業介紹商及企業為了在網站亮相,甚至願意付錢。LinkedIn四分三的收入來自專為僱主及求職者而設的付費服務,其餘的才是廣告收入。相比之下,fb絕大部分收入卻來自廣告。
簡而言之,LinkedIn是一門絕佳生意,但卻不代表是絕佳投資。其股價目前徘徊於120美元水平,但今年每股回報相信只有65美仙。如此股值實在高得驚人,意味着公司未來多年必須保持高速增長,投資風險相當高。不過,至少在理論上,LinkedIn業務天生就有抵禦逆境的能力;一旦金融市況轉差,求職人數只會有增無減。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