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27|回覆: 0

[貨幣外匯] [財經路向透視] James Saft: IMF火力增強 效力反下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4-24 21:02: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IMF在新一輪會議後,也許將會擁有更多火力,但效力卻會下降。雖然IMF將最少獲得4000億美元,這是該組織爭取來應付歐羅區危機潛在後果的必需資金,但它還必須應付美國,在國際經濟緊張形勢加劇和保護主義風氣日盛的時期,美國卻因國內政治事務纏身,已無暇顧及IMF。

美大選年自顧不暇

儘管這4000億美元比早前傳言的6000億美元要少,IMF總裁拉加德還是忙不迭為此打圓場,「自從表示希望獲得6000億美元以來,歐洲狀況已有明顯改善」。

日本、挪威、丹麥和瑞典共計承諾將提供860億美元,但IMF卻得在美國不提供額外資金的情況下作出相應調整。美國國內認為,大選年間花太多錢在別處,從政治角度來說不明智。

那導致IMF也難以從新興國家籌到資金。新興國家希望提供更多資金的同時能獲得更多IMF話語權,但這需要美國國會的批准,今年這點實在無法實現。

事情本身沒有錯,因為新興國家貢獻更多,理當擁有更多發言權,並不是在安排變化的公平性上出現爭議,而是在美國起不了作用的情況下,IMF效力和能力的有效性出了問題。那是因為IMF的實際效力並不看它有多少資金,而是取決於其凝聚力。

實際上,IMF的資金從來就沒有多到能從容應對類似某個大國退出歐羅區可能帶來的傷害那樣的影響。

這裏可借用Eurasia Group的Ian Bremmer提出的概念G-Zero,即在一個零集團(G-Zero),沒有真正處於支配地位的大國世界裏,IMF的運作可謂困難重重。

這不僅是沒有一個能主宰大局的領導者從中協調那麼簡單,當然這種情形也不容易,問題在於IMF各成員國的利益將不可避免地出現明顯差異。就像20年前的美國那樣,一個主宰大局的大國知道拿出部分資本(以貨幣或者其他形式)向一個有效運作的全球經濟機構進行長期投資,這是符合自身利益的。

如果權力更加均勻地分散,就可能形成領導權真空,因為沒有一個大國自覺有足夠財力,能投資足夠的金錢去左右政策,並承受得住因此帶來的國內政治壓力。

保護主義情緒升溫

金融危機過後,直到現在相對沒有出現過嚴重的保護主義,特別是考慮到經濟困境的深度,以及停滯不前的復蘇進程;然而,情況可能正在發生變化。

證據之一就是阿根廷政府令人氣憤的收購西班牙油企Repsol所持有的大部分YPF股權。

鑑於阿根廷的過往劣迹──控制私人部門養老金資產和經濟數據廣受質疑,這麼做也不足為奇,但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遺憾的是,這種情況不僅限於阿根廷。巴西曾下很大力度壓低本幣滙率,還引入一系列保護本國產業的舉措。

自2007年以來,巴西雷亞爾兌美元升值近一半。

拉美這類舉措總被說成是應對其他地方保護主義所採取的正當反應,這類舉措的出現成為上周哥倫比亞美洲峰會的主要關注點。

儘管美國和中國之間滙率戰爭的前沿陣地相對安靜,但美國在採取貿易措施來應對所謂中國不公平競爭方面愈來愈激進,中國也愈來愈採取有力還擊。

隨着美國大選白熱化,這一特別的戰役預料將日益公開化。可能這僅僅停留在政治秀的層面,但也很容易演變為更具危險性和破壞性的問題。

事實上,全世界就像是一個擁有很多選區的大國家,歐洲和美國這樣的選區都希望擺脫目前令人不滿的現狀,諸如中國和巴西這些選區又希望不斷迅速縮小與發達地區之間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

除非火星上發現生命,他們也碰巧想要汽車、iPad和平板電視,但這不會成為事實。實際會發生的情況最少是緊張局勢升級,最糟則是產生一波具破壞性的保護主義。

這一最糟後果出現的可能性更大了,IMF予以抗擊的能力則降低了,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多級世界中。這一事實遠比額外增資4000億或6000億美元更為重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3 18: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