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陳義雄,在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發現全世界體型最小的珊瑚礁底棲魚種 「正小磨(魚暇)虎」 (Trimmatom nanus),不但是台灣的新紀錄種,也是這種魚種在全世界分布的最北紀 錄。(陳映竹報導)
東沙環礁周邊海域具有豐富生物資源,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執行長邵廣昭和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 陳義雄組成的共同調查研究團隊,去年七月在東沙島珊瑚礁外礁潛水調查時,在十二到十五公尺深的珊瑚礁 體洞穴中,發現到全世界體型最小的珊瑚礁魚種「正小磨(魚暇)虎」。
陳義雄指出,「正小磨(魚暇)虎」體型嬌小,成熟的雌魚體長紀錄約為0.9公分,最大體長也不超過一公分, 屬於珊瑚礁底棲性魚種,最早發現在西印度洋及中西太平洋一帶,這次首度在東沙外環礁發現,是這種魚種 在全世界分布的最北紀錄。至於這項發現是否和暖化相關,陳義雄說,東沙環礁的生物資料庫建置還不完 全,背景資料不足情況下,加上東沙也屬溫暖的海域,無法這樣推論,但可代表東沙環礁蘊藏豐富、重要的 魚類生物多樣性。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位於南海北邊,距離高雄四百四十四公里,是我國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環礁周邊海域具 有多樣的棲地,從一九九五年到現在,已發現並記錄了六百七十九種魚類,其中「(魚暇)虎科」有七十八 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