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594|回覆: 0

[宇宙天文] 哈勃發現圍繞中等質量黑洞的超級星團

[複製鏈接]
簽到
128

633

主題

1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chris881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千億富豪勳章精華帖王勳章萬千寵愛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友誼大使」勳章「貼圖之星」勳章「戲劇之王」勳章「博學多才」勳章「能言善辯」勳章「動漫一族」勳章「數碼達人」勳章「性愛專家」勳章「AV達人」勳章「自然大使」勳章「演藝傳播」勳章「觀星入門」勳章群組紀念勳章勝利勳章141紳士勳章

發表於 2012-2-26 22:49: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Fenom 於 2012-2-26 22:50 編輯

摘要:借助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發現黑洞HLX-1周圍存在由年輕藍巨星組成的星團(藍巨星簇),HLX-1是首個被證實的中等質量黑洞。天文學家相信,這個黑洞曾經是現已瓦解的某個矮星系的核心,本發現對我們理解星系和超級黑洞的演化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28961_20120225230250_klllv.jpg
哈勃WFC3拍攝的星系ESO 243-49,圈中就是HLX-1所在的超級星團。由於配色緣故,整個圖像偏綠。版權:NASA,ESA,S.Farrell等


借助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發現在首個被證實的中等質量黑洞周圍,存在由年輕藍巨星組成的星團(藍巨星簇)。天文學家相信,這個黑洞曾經是當前已瓦解的某個矮星系的核心,本發現對我們理解星系和超級黑洞的演化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天文學家知道多大質量的恆星會坍縮形成黑洞,但不清楚星系中心那些10億個太陽質量級別的超級黑洞是怎麼形成的。一種觀點是它們通過小黑洞合併形成。

2009年,澳大利亞悉尼天文研究所的肖恩•法雷爾(Sean Farrell)借助歐洲空間局(ESA)的牛頓X線多鏡面(XMM)空間望遠鏡,發現了一個中等質量黑洞——HLX-1(超亮X線源1#),質量約為2萬個太陽。它位於ESO 243-49星系的外緣,離地球約2.9億光年。



28961_20120225230232_gk6xb.jpg
WFC3從遠紫外到近紅外6個波段拍攝的黑洞附近區域圖像


法雷爾接著同時使用NASA的雨燕空間望遠鏡在X線波段、和哈勃望遠鏡在近紅外、可見光、紫外波段觀測HLX-1。從圖像的亮度、顏色看,圍繞該黑洞可能存在著一個250光年寬、由年輕藍巨星組成的大質量星團;由於星團距離太遠,哈勃無法辨析單顆恆星。該天體的顏色、亮度都與其他星系中的超級星團相同,但部分光可能來自圍繞黑洞的氣體盤。

法雷爾說:「這個最新發現之前,我們就猜測存在中等質量黑洞,但我們現在知道它在何處形成。存在極為年輕的星團事實意味著,中等質量黑洞可能起源於超低質量矮星系的中央黑洞。矮星系可能已經被主星系吞併,就像銀河系中發生過的一樣。」(ω星團就是——譯註)



28961_20120226000258_z8baa.jpg
Soria團隊提出的模型,左圖:VLT拍攝的紫外波段圖像及增強效果;右圖:團隊給出的亮度模型,上為總合成圖,中為背景亮度模型,下為黑洞附近的亮度模型。


根據X線觀測資料,法雷爾團隊知道圍繞黑洞的熾熱氣體盤會輻射部分藍光。但這不能解釋觀測到的紅光輻射,紅光只能來自冷得多的氣體;研究團隊分析最可能是來自恆星。接著他們修改模型,在其中加入恆星的輻射。這些修改後模型支持在黑洞周圍存在年輕的超級星團,但這並非唯一的解釋,所以更需要進一步的觀測。特別是,由澳大利亞國際射電天文研究中心的Roberto Soria領導的團隊,使用哈勃和甚大望遠鏡(VLT)的數據,發現了目標天體的爆發性光變,而(我們知道)星團的亮度是幾乎不變的。這說明氣體云的亮度被發光氣體盤所支配,而不是Farrell團隊所認為的大質量星團。

法雷爾繼續說:「能明確的是——根據哈勃觀測數據,我們要解釋得通,就既需要吸積盤的輻射,也需要來自恆星的輻射。」



28961_20120226000214_xd7yo.jpg
Farrell團隊給出的模型,沒有發光氣體盤,而是通過星團和吸積盤的組合來匹配觀測。注意坐標都是對數的,左邊代表高能量的X線輻射,由雨燕獲得,右邊是哈勃獲得的可見光段數據。SED:光譜能量分佈的縮寫。


如此年輕的星團在星系內部普遍存在,比如圖中的宿主星系中就有,但它們都位於星系盤內,從來沒有像HLX-1那樣遠在星系外緣的。一種可能的情形是:HLX-1的黑洞是某個矮星系的中心黑洞。在此假設下,矮星系的大部分恆星都在與主星系的碰撞中剝離了,也同時誕生了一批新的年輕恆星——碰撞壓縮了矮星系中央黑洞周圍的氣體,觸發了恆星形成。

法雷爾認為,這個星團還不到2億歲,意味著大部分恆星都是在矮星系與主星系相撞時形成的。恆星的年齡告訴我們相撞發生在何時。

法雷爾計劃在今年進行更多的觀測,他們的新發現已經刊登在2012.2.15出版的《天體物理學》期刊上。而Soria團隊與之相異的分析報告已經於1.17登載在《皇家天文學會每月通告》的網站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20 21: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