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頓東來後「無啖好食」傷痕纍纍,當中固不乏中國獨有的因素,惟股市波動難玩舉世皆然,從最近陸續派發的2011年對沖基金成績表可見,不論標榜何種策略,能夠跑贏基準指標者屈指可算【表】。據行業資訊供應商Hedge Fund Intelligence的統計,在已發表全年回報的對沖基金中,多達六成輸錢。數據尚未齊全,暫時未知錄得正回報的對沖基金是否止於四成,但這只是一個整體數字,主攻中港市場的本地「大鱷」、「小鱷」,去年損手爛腳大虧小蝕者比例更高,十中有九絕非誇大其詞。那等於說,除少數例外,聲稱有本事在劇烈波動的市況中上下其手、熊市牛市皆能賺錢的對沖基金經理,投資本領不過爾爾,於大風大浪面前原形畢露無所遁形者比比皆是。
有一個例子,足以說明與其相信自誇策略靈活多變、升市跌市皆能脫穎而出的對沖基金,不如反璞歸真,把資金簡單分布於股債基金。按60%股票、40%債券比例配置資產的Vanguard平衡基金,2011年取得4.1%回報;相比之下,HFRX環球對沖基金指數去年跌逾半成【圖1】。然而,這不過是基準表現,反映股票長/短策略的HFRX long-short equity index,去年大跌19.1%,非但跟市場升跌皆能贏錢沾不上邊,與「笨頭笨腦」收費低廉的六/四股債基金相比,表現亦瞠乎其後。那不是一年半載的事,打着積極管理(actively-managed)旗號的互惠基金,過去十年整體表現一直落後於指數基金,對沖基金則自2003年起有心無力,收費高而回報失禮。對投資者來說,simplicity and low-cost相對complexity and high-cost,應該怎樣取捨,答案早已寫在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