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潔(P&G)等跨國公司一眼就看出中國龐大的市場潛力,積極進軍,而中國內地那些想成為跨國公司的企業都傾向把眼光放得更遠更廣,例如上海上市的三一重工;這家中國最大建築機械製造商正積極在世界各地尋找發展機會,除了中國。
為了提高海外銷量,三一重工在美國、巴西、印度和德國都興建了廠房,這除了反映該公司渴望發展成一個國際品牌,與日本的小松(Komatsu)和美國的Caterpillar抗衡外,還是一個合理的對沖風險手法。今年首六個月,三一重工有96%的營業額和96%的盈利來自內地,這家市值930億元人民幣的公司擔心,未來要面對內地建築業嚴重放緩的風險。
不過,這個風險看來仍很遙遠。三一重工五分之四的營業額來自混凝土泵車、挖掘機和汽車起重機,應該可以受惠於任何形式的中國股本投資。然而,無可否認,佔中國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四分之一的房地產發展愈來愈疲弱,近一半的中國大城市樓價都在下跌。
而且,瑞信集團指出,以整體資本形成基礎(gross capital formation basis)計算,中國的動土機隊伍現在都已比美國或日本強大──即使假設中國的使用量較高令機器壽命短很多。
三一重工的股價過去一個月在上海跑輸大市,現在的市盈率處於五年低位,意味公司急需開發另類需求。如果主席梁穩根想保持中國首席富豪之位,他應該盡快向海外市場投入更多資源。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