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產經專欄作者潘志偉:伊朗所謂計劃發展核武器的證據,筆者認為只屬於「紙上談兵」的階段,相信西方國家最多只會加強對伊朗的制裁行動,理論上應不會對原油供應造成太大威脅。因此,現時存在於能源價格內2至3美元的地緣政治風險溢價,有機會隨著局勢沒有惡化而下降,有可能影響油價表現。
近期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公布的經濟數據,似乎反映經濟出現硬著陸的風險不大,新興市場應有能力面對歐美經濟放慢的逆境。即使是成熟經濟體系,眾多經濟數據也正在改善,最低限度陷入衰退的風險似乎不大。雖然歐債問題幾乎肯定會導致歐洲陷入衰退,但只要不演變為全球性經濟衰退,對油價便不能太過悲觀,只是有可能導致布蘭特及紐約期油的價差進一步收窄。
紐約期油自10月初開始展開升浪,持續了一個半月,累積升幅超過3成,再加上相對強弱指數逼近70超買水平,各位要小心可能有獲利回吐。現時原油價格仍然處於上升軌,但要提防調整出現時,一旦未能守穩將很可能引發技術性沽盤湧現。筆者認為紐約期油的技術性上升空間有限,100美元關口的壓力頗大,投資者可部署於該水平附近沽空,升穿102美元止蝕,而下望95美元附近區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