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大預警 言之有物
「佔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 從一個小範圍的示威活動蔓延至全球各地,不少人認為,行動是對現時經濟環境,以及對看不見個人未來表達不滿,同時抗議政府對解決貧富懸束手無策。不少評論對此場運動並不看好,《今日美國》(USA Today)上周便批評,運動是由烏合之眾拉雜成軍(ragtag assortment of college kids, labor unionists, conspiracy theorists and others” hinting they’re a flash-in-the-pan “devoid of remedies),又指運動漫無目的 (No mission, no goals, no organization, no agenda, no leaders, and no staying power),最終只會作鳥獸散,難有作為。
不過,亦有評論指「佔領華爾街」是阿拉伯之春的延續,有其實際訴求,最終極可能演變成為一場全新的美國革命,不可等閒視之。運動的內在聲音,是抗議美國道德淪亡(moral compass is broken),政府處處聽命於富人,變成傀儡,而社會由最富裕的1%富人操縱,扼殺了中產往上流動的「美國夢」。今次運動只有1個簡單要求,就是停止民主被金權蠶食,恢復廉潔的選舉,亦即是一人一票以外,捐獻亦要同等,以重拾真正民主。
華爾街成為被針對的對象,是由於華爾街每年均花費大量金錢游說國會,影響政府施政。更令群眾不滿的是,政府於金融海嘯斥天文數字的公帑救華爾街,銀行未作出犧牲,卻未有吸取教訓,拒絕改革之餘,業務如常運作,亦不改其貪婪的習性,繼續向高層派發高花紅。其拒絕面對現實及欠缺前瞻性的作風,令更大的危機潛伏。
基地設於佛羅里達州的獨立評級機構魏斯,創辦人魏斯(Martin Weiss)早前提出了七大預警,內容值得細嚼。魏斯的名氣雖未及其他三大評級機構響亮,但由於其評級並非收取客戶費用去評定,故更具說服力。魏斯早於金融海嘯前已發預警,預告貝爾斯登、雷曼及Washington Mutual倒閉,花旗瀕臨倒閉,房地美亦有解體危機,今年7月15日更率先把美國評級下調至C-,稱降級反映美國經濟惡化、負債沉重、經濟體質虛弱,以及國際動盪局勢,做法益加彰顯其評級及意見中肯。
魏斯的首個預警,是指希臘很快便會違約,令銀行蒙受重大損失。次個預警則是市場恐慌將蔓延,惟恐其他政府亦會違約,因而拒絕向高負債政府借貸,或要求更高利息作補償。第3個預警是歐洲將有數家大銀行倒閉,餘波會擴散至美國,當中又以摩通、美銀及花旗最高危。第4個預警是歐盟國家恐有降級潮,德法為救銀行,評級亦將受損。第5個預警是負債合共高達3.4萬億美元的西班牙和意大利,違約呼聲高唱。西意違約連鎖效應,導致全球債市入冰河期,,而德法美英日等國家亦受影響是第6個預警。第7個預警是違約導致銀行倒閉,把全球經濟推向蕭條的惡性循環將沒完沒了。最後一個附加的預警,是政府不會再救助銀行,為貪婪吸血劃上終止符。經濟陷入深度衰退,華爾街亦要洗牌重來。
魏斯忠告投資者要把所有或大部份資金調離險地,置放於安全地方,即是不要胡亂買股買債,亦要為銀行倒閉潮作好準備。佔領華爾街示威者的訴求將會得到正視,公平選舉重現,華爾街亦有重建希望。
歐盟峰會正努力草擬化解歐債危機的方案,但大部份市場人士均相信,希臘違約乃時間問題,若防火牆築得不夠堅固,魏斯的七大預警便會弄假成真,令第8個預警自我實現。預警言之有物,難以輕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