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到內地「閂水喉」連累下,不少保險、內需、汽車、航運等板塊龍頭,都先後派出令券商「跌眼鏡」的成績表,觸發股份在公布業績後首日洗倉式下跌(見表)。有券商認為,部分行業在下半年也難改善,投資者要仔細揀股,不要盲目入場「博反彈」。
瑞信私人銀行大中華證券策略師周雯玲指出,屬「洗倉」對象之一的壽險業相信難在下半年「翻身」。她說,壽險股中期業績差,主要歸咎兩大問題,一是A股表現強差人意,令公司投資收益減。其次,加息環境下,有更多吸引的理財產品,保監會又加緊規範,令銷售面對結構性的壓力。她預料,這兩項因素在下半年也難改變,「A股相信到2012年才會改善,持續緊縮等因素,都對公司帳面價值有影響。」
瑞信:壽險業下半年難「翻身」
瑞銀董事兼中國市場策略分析師唐志剛指出,中期業績反映了內需行業風險,但部分股票的市盈率仍超過30倍,投資者宜買入市盈率低﹑有一定增長的股票,如安踏(2020)、國美(0493)等。若然在中期業績已顯示存貨增加的內需股也「千萬不要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