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51|回覆: 0

[其他] 石鏡泉 2011-08-12 亂

[複製鏈接]
簽到
128

367

主題

32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1-8-12 09:15: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撰文:石鏡泉 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
欄名:經濟與投資

近日金融市場亂,環球不少城市街頭也亂。究其原因,不少的亂都是因昔日之逸所招來。

英國倫敦6日晚爆發騷亂。台灣《聯合晚報》對此發表評論稱,全球經濟前景不明,股市動盪不安,促使英國和其他許多國家的城市出現暴力抗議和社會動亂。

6月下旬,英國三大教師工會、海關及移民官員、空中交通管制員共約75萬人,抗議政府削減退休金,導致半數公立學校關閉。

西班牙、希臘和葡萄牙的政府採取的財政緊縮政策以及經濟不振,引起抗議和暴亂。6月下旬,在希臘議會表決削減政府開支法案期間,雅典等城市發生暴亂,警員用催淚瓦斯和警棍驅散抗議者,數十人受傷,很多商店遭破壞。

5月下旬,數千西班牙人上街抗議該國高達21%的失業率,反對政府實施財政緊縮政策和官員的貪腐。數百人在馬德里廣場設置帳篷,展開為期一周的抗議。

葡萄牙3月份發生大規模罷工,抗議政府削減開支政策。里斯本至少20萬人舉行抗議集會。

以色列特拉維夫約25萬人以及其他城市5萬人6日走上街頭,抗議生活費用上漲。另一些人上月就在特拉維夫街上搭起帳篷,抗議房價太高。抗議者還要求對高收入者加稅,抑制房租上漲,停止醫院私有化,為全民提供免費教育,提高最低工資。

5月份,菲律賓數千工人在上街遊行,要求增加工資,抗議通脹尤其是油價上漲,呼籲政府保護就業機會。

生活艱難非打砸搶理由

這些亂之因,有因削福利,有因通脹升。對通脹升生活難,筆者只能寄同情,但對削福利,則筆者只能謂,你返屋企去罵祖宗,罵他們為甚麼會選出班騙子政客,去催谷大福利主義,食飯要埋單,你們的祖宗(或許也包括後生一輩)歎完福利,今時要埋單找數而已!

美債被降級,也是因為以前的75次提高國債上限都可以推與下次找數,但今次因為兩黨爭拗太烈,太礙眼,加上標普唔太識做,結果不只是壯士斷臂,而是大廈冧柱,一發不可收拾。不過,也好,知恥者應要勇於節約。要減赤就要減得徹底,不是叫你一下子削到入骨,但要削到幾見骨才可。今時做不到也要給出個令人信服的還債時間表才可,亦只有這樣辦,才不致新債免問。

生活艱難是否就要打砸搶燒?當然不是,因為受傷的也同樣是生活艱難的人,窮人打窮人,好嗎?因此對這類「暴徒」,應予譴責,制止、鎖入監。窮人應幫窮人,天助自助,終於「黃飛鴻」出來了。

據新華社電︰連續三晚的暴力事件令倫敦不少街區一片狼藉,不少倫敦市民自願前往受損街區,加入「大清掃」行列。9日,在英國首都倫敦東部的哈克尼、克拉珀姆等發生騷亂的地區,上千志願者和普通居民聚在一起,開展修復和清掃工作,用實際行動恢復社會秩序。

這次大清掃由網民經由知名社交網站和博客網站自發組織。在倫敦西南的佩克姆區,大約20人9日一早拿着簸箕、刷子等,幫助那些受損店舖的店主收拾、打掃。

一名20多歲的女志願者說:「當我看到昨晚發生的事情,我震驚了。我想,應該用一種建設性的方式發洩自己的憤怒。」

她還說,志願者們彼此並不認識,只是受到博客網站一條帖子的促動。

這家博客網站上一條名為「清理倫敦」的帖子吸引2.75萬人跟帖。

一名網友回帖說:「我們正在從劉易舍姆街向卡特福德推進,劉易舍姆已經非常乾淨。」另一名網友留言說:「哈克尼也乾淨了,整個城市重新煥發生機。」

在佩克姆區,社區組織的「愛心牆」掛在街道口,過往路人紛紛在上面簽名留言,表達自己對所住社區的熱愛。組織者說,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人們,大家都是這裏的一分子,不要破壞自己的家園。

數年前巴士阿叔的「你有壓力,我有壓力」正好講出困難人人有,但就不能拿自己的壓力宣洩在他人身上。所以甚麼的失業、生活無意義、文化有衝突,都不是暴亂傷人的原因,要發洩,最好自己撼頭埋牆。

《中國青年報》昨天發表的《中國道德文化傳統理念踐行情況調查報告》顯示,「恥」與「廉」是當前社會踐行最差的兩個理念。

該報告顯示,在對當前社會道德文化傳統理念踐行總體情況的評價中,農民群體的評分最高(6.87分),國家公務人員的評分最低(6.27分)。

這次調查有幾個結論很有意思,比如「文化程度愈高,對傳統道德理念的踐行現狀評價愈低」、「農村居民對於道德文化傳統理念踐行總體評價上高於城市居民」。這種「反比」反映出一個問題:當前社會急需警惕「無德觀」的苗頭——「無毒不丈夫」成為一些「無德者」的擋箭牌,很多人一味敬佩所謂「成功人士」,以缺德為榮,譏諷遵守傳統道德理念的人「老土」。

相對於道德教育,我國目前的道德控制顯得十分乏力。道德控制是社會或某一組織、群體運用社會力量,影響、約束和規定社會成員道德觀念和行為的手段。它是一種社會控制機制,與法律控制平行。很多時候,有些不道德行為並不違法,但需要道德控制來起作用。所以,我們要加強社會監督,包括家庭、社區的監督控制作用。但要避免形式主義與走過場。一些假大空的德育宣傳方式讓他們反感,很多教育者坐在台上說大話,到了台下自己都做不到。道德研究可以保持形而上,但道德教育需要回歸現實生活。

懲教社基金助窮人上學

你可以認為今時講道德教育得啖笑,但起碼我們應對每個幼童提供好的教育,由幼做起。懲教社教育基金一直在中國的窮區辦學,目的是讓想上進的孩子可以有機會提升自己,他們將舉辦個高爾夫球賽去籌款,見左頁圖,你或你的朋友如有興趣,請幫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1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