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乎沒有哪個國家希望本幣升值。在世界最大幾個發達國家增長前景變弱之際,這種情況給整個世界經濟帶來了麻煩。
因投資者擔憂美國的債務上限問題和歐洲的債務危機,日圓和瑞士(新聞 - 網站 - 圖片)法郎曾大幅上漲,為此,日本和瑞士的中央銀行都在過去幾天採取了遏制本幣升值的措施。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在上周四向歐洲市場注入新的流動性。土耳其(新聞 - 網站 - 圖片)央行下調基準貸款利率半個百分點,至5.75%,受此影響,里拉對美元下跌了2%。
相關文章
QE3傳聞或加劇美元貶值壓力
美元貶值將加快美國經濟復甦
美元貶值對美國是好是壞?
如何從美元貶值中獲利
日本官員:匯市干預行動還未結束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曼(Bruce Kasman)說,當大家都擔憂經濟增長之際,一些國家正在加緊一致地協調匯率。或者就像紐約(新聞 - 網站 - 圖片)經紀公司Miller Tabak & Co.的股權策略師上周四致客戶報告所言:貶值競賽仍在進行。
可能是因為日本的干預和投資者對歐洲局勢擔憂的繼續,美元在上周四對日圓和歐元大幅升值。
由於國內經濟不振,美國、英國和日本這幾個由市場決定匯率的大型發達經濟體,都指望利用本幣貶值來提振它們的出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經濟學者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說,疲弱的經濟體自然希望增加出口﹔提高匯率競爭力,將是增強出口競爭力的一個辦法。
但如果讓一些貨幣貶值,其他貨幣就得升值。
隨著資金逃離低利率的美國、日本和歐洲,流入巴西(新聞 - 網站 - 圖片)、加拿大、韓國、以色列(新聞 - 網站 - 圖片)和南非等增長更快的經濟體,推高它們的匯率,威脅它們出口行業的活力,這種現象引起了資金流入國的警惕。
巴西政府是反應最激進的政府之一。八月頭巴西政府公布了一項措施,相當於針對下注美元對巴西雷亞爾貶值的投資者,向其徵稅1%。
與此同時,崛起中的貿易大國 —— 中國則對人民幣匯率嚴加控制,允許它對美元升值,但幅度不及人民幣對其他貿易伙伴貨幣的升值。
匯市的大幅波動總是會讓市場認為,世界各國政府即將採取某種聯合行動來平抑波動。但七國集團(美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新聞 - 網站 - 圖片)、法國、德國和日本)的財政官員,上周三召開電話會議的時候表示,匯率並不是一個主要議題。
持續不斷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才是他們的主要議題。儘管這場危機延綿不絕,無休無止,但歐元兌美元匯率近來則一直窄幅波動。世界其它地區的決策者敦促歐洲為歐元區危機提供更堅定有力的回應,並將早已宣布過的計劃有效地付諸實施。
對於巴西或多數東南亞國家等經濟過熱、通脹擔憂日益加劇的經濟體來說,讓貨幣升值是抑制通脹的標準做法,哪怕此舉會阻礙經濟增長、降低進口商品價格。但對瑞士和日本等通脹率很低的經濟體而言,貨幣升值則再次引發人們關於通脹的擔憂。
在美國、英國和歐洲等推行緊縮政策以減少沉重債務負擔的經濟體當中,拯救經濟的重任更多地落在了中央銀行和匯率走勢上。艾肯格林說,財政政策不在討論範圍內,目前的形勢是,有時中央銀行才是最終的決策者。
顯示美國經濟疲弱的新跡象引發了人們的猜測:美聯儲(Federal Reserve)可能會推出第三輪被稱為量化寬鬆的購債計劃。為購買國債而增印美鈔(即增加美元供應量)的結果將有利於壓低美元匯率及其相對的黃金價格。
美國官員雖然經常對緩慢增長的美國經濟表示擔憂,但卻沒有對美元表現過任何憂慮,也沒有指出過顯示美元匯率無序下跌的任何跡象。這種下跌是全球協調一致干預匯市的先決條件,而全球干預是市場經久不息的話題。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在做出拋售日圓以壓低其兌美元匯率的干預舉動時,亞洲其它國家正拼命應對全球越來越不願持有美元給自己帶來的影響。新加坡(新聞 - 網站 - 圖片)、韓國、馬來西亞(新聞 - 網站 - 圖片)、菲律賓(新聞 - 網站 - 圖片)和泰國等國的貨幣兌美元匯率,在近幾周都創下了十餘年來的最高水平。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讓一些投資者不願把手裡的美元換成歐元。儘管日本經濟疲弱、債務負擔沉重,但日圓依然被視作避險貨幣。而亞洲其它國家之所以也有吸引力,是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正在不斷增長,利率較高,而市場認為其匯率上升的可能性大於下降的可能性。
這些貨幣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是非美元貨幣。匯豐全球研究部門(HSBC Global Research)資深外匯策略師許百毅(Daniel Hui)說,現在這種拋售美元,以及持有其它國家貨幣的多元化策略,正在影響全球市場。
知情交易員表示,韓國、菲律賓和泰國央行上周紛紛進入匯市,拋售本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