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iPhone 4炒風熾熱,不少炒家已經賺到盤滿砵盤。但自從蘋果日前無限量發售白色iPhone 4,加上9月推出iPhone 5消息甚囂塵上,iPhone 4炒風已正式畫上句號,大部份炒家已鳴金收兵,但原來香港地臥虎藏龍,有年輕炒家用新招繼續炒iPhone來賺機票。
該炒家指,雖然現時iPhone 4回收價已低於蘋果發售價,但即使蝕賣,由信用卡交易而賺取回來的飛行里數,足以抵銷所蝕的金額。他舉例指,賣40部蝕約$720,但可以換取一張價值$5,000的機票,即是賺了$4,280。
筆者欣賞該年輕人腦筋靈活,明明炒賣iPhone已不能賺錢,但他仍能從中找到賺錢的方法,只不過,此舉其實屬於高風險低回報,隨時得不償失。
高風險
炒家指每部iPhone回收價只會蝕$20,若果蝕賣40部,就可以換到價值$5,000的機票,除笨有精。但要知道iPhone回收價波動性非常大,現時蘋果現經不設限額認購,無限量供應下,iPhone回收價只會愈來愈低,若果每部iPhone回收價蝕$125的話,炒家實際已無利可圖,而且還要承受回收商拒絕回收的風險。
低回報
面對iPhone回收價有跌無升的情況下,炒家最多只能賺取機票,而愈貴的機票,所需里數愈多,炒家就要多賣幾十部iPhone才能換到,風險相應提升。而且炒家最終只能換到機票,機票又不能轉售,實際上炒家並沒有金錢收入,反而換取機票代表他要花費旅行,即是又要使一筆,實在有違炒賣賺錢的原則。
上圖所見,炒iPhone賺機票回報有限,因為iPhone已經炒不起,但回收價卻可以蝕不見底,因此炒家的回報區其實相當狹窄(顏色區),反而虧損卻無盡頭。
以上個案可看出年青人相當具有創意,懂得把握機會,但只能換來優惠去消費,卻未能好好將之轉化為一盤生意。筆者勸勉各位具創意的年青人,若有創新的想法,不妨參加骷髏會舉辦的「80後創百萬夢」,在導師的指引下,將創意化為事業,走上光明大道。
http://www.snb.hk/blog/front/blo ... 5843&blogid=1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