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1-6-3 21:25:28
|
顯示全部樓層
9. 青銅之寶酗亞方樽
亞方尊,高45.5cm,寬38cm,口徑33.6×33.4cm,重21.5kg。尊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飾一象首,象首間夾飾獸頭,頸、腹、足均飾八條棱脊。獸面紋和夔紋是其主體紋飾,以雷紋作地。口內側鑄銘文2行9字:亞(音酗)者(音司)以大子尊彞。銘文大意:亞族祭祀諸位王后和太子的寶器。尊是盛酒器,流行於商早期至春秋戰國時期。
10. 陶瓷之寶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
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清康熙,高20.8cm,口徑6.1cm,足徑9.1cm。瓶直口,長頸,垂腹,圈足外撇。足外牆兩側各有一長方形穿孔,可穿繫繩帶。在容器上系帶是對無梁、無系、無扳手的器物進行提拿的傳統方法,拆卸容易而又非常實用,也可以使器物在擺放位置上固定,不致被損壞。明高廉《遵生八箋》中記載:“故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為穿皮條,縛於幾足,不令失損。”該器通體施紅釉,因釉質在高溫燒造時垂流而使口部顯露出白色胎體,底部紅釉凝聚,釉色濃重。外底施白釉並鐫刻乾隆禦制詩:“暈如雨後霽霞紅,出火還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插花應使花羞色,比盡翻嗤畫是空。數典宣窯斯最古,誰知皇祜德尤崇。乾隆乙未仲春月禦題。”由此可見乾隆皇帝對郎窯紅瓷器的喜愛和推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