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專訊】「我90年代加入工會,老實說是因為在影碟店有優惠才加入的。不過在2003年SARS 時,我看見工會為會員勞心勞力,覺得很感動。那時工會定期舉辦一些技能提升班,讓同業提升競爭力。」 —— 香港專業點心師總會主席郭宏興
郭宏興在1979年投身飲食業,他笑言是「因為讀書少」才入行。說到實際的原因,就和當年香港的經濟環境息息相關﹕「七八十年代香港有移民潮,從事飲食業的人移民會較容易找到工作,例如可到唐人街的中國餐館工作。當時我有親人在美國 ,家人就鼓勵我入飲食業。」
80年代 一年加薪3次
他初時是「樓雜」,幫忙掃地等工作,不忘在旁「偷師」﹕「那時候你肯學,師傅就肯教。師傅見我肯學,3個月後我就升職為『辦餡』,即負責點心的餡料。」1980年代是飲食業的風光時間,郭宏興曾一年加薪3次,且福利不錯﹕「因為返工時間早,那時又沒有通宵交通工具,於是大型酒樓的東主會買入單位,提供宿舍予員工。」當年的「宿舍」,有普通和豪華之分﹕「普通的就是三格床的一個床位,豪華的就會有冷氣、雪櫃等設施。我當年也住過普通宿舍。」
下午6時已下班 日日敘天倫
直到1990年代初,香港樓價飈升,酒樓東主大多把宿舍賣掉賺一筆。雖然失去了宿舍,郭宏興仍繼續努力鑽研點心製作,2007年更考獲中國國家職業資格中式麵點高級技師的資格。他形容點心師傅為「終身職業」﹕「這行的好處就是早放,約6時就收工,最少可以和家人吃一頓飯,擁有家庭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