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魚先養水
「養魚先養水」這是養魚成功的不二法門,初次養魚的難度也就在於此。是水不是越清越好呢?古人有云:「水至清則無魚」,此話確實是先賢經驗的總結,且符合科學道理。那?什?水養魚最好呢?
水有四種:
一是新水,也就是自來水,含氯氣和重金屬。這種水雖然乾淨,但卻與自然界中魚生活的環境相差很大。由於水中沒有硝化細菌群落,魚兒的排泄物、散落的食物殘渣腐敗變質後分解?氨,魚兒極易中毒。
二是老水,呈淺綠色或是淡琥珀色,富含腐殖質和有益的微生物及藻類,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態循環系統,經過氮迴圈,分解?對魚無害的硝酸鹽。這種水對魚的生長極?有利。
三是綠水,水中的有機質含量過多,於是藍藻、綠藻及褐藻大量繁殖,細菌微生物的含量暴增,水的呈濃濃的綠色,有時會發出臭味,極易造成整缸的魚死去。
四是回清水,又叫咬清水,是綠水中藻類和微生物含量太多,將水族箱裏的氧氣消耗殆盡,造成藻類和嗜氧性細菌的死亡,使水變成清澈無比、沒有氧氣而且有大量的厭氧性有害細菌的死水。以上四種水中,只有老水才是我們的追求目標。
什麼是「養水」呢?
養水的目的是要除去水中對魚不好的種種因素,並產生對魚類有益之菌種。養水的方法:先將底沙和濾水器置在魚缸中,加水(不宜使用自來水,可用蒸餾水或經過濾的水)靜置一段時間(起碼要三兩天),有人更放入水草或養一隻水蝸牛。緊記要放入小量的硝化細菌(一種添加劑),建立硝化菌群
置缸
在將需要用的器具買回來之後,就準備來設缸吧!裝好你的過濾器,鋪好你的底砂,擺好你的擺飾,架好你的燈具,之後呢?
先來講要倒入的水該如何處理。首先最重要的一點:不要直接把自來水倒進去!因為自來水裡面含有殺菌消毒用的氯氣,對水族生物會有傷害,因此得將自來水做「曝氣」的動作,將水中氯氣給去除掉。
準備好一盆或一桶的水,曝氣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1. 將水靜置三、四天至一個禮拜。
2. 用打氣機把水打氣約一、兩天。
3. 依照劑量倒入水質穩定劑,等待若干小時之後即可使用。
另外煮沸或用RO水也是一種方法,但由於這會讓水中的礦物質也一併流失,長期使用會造成魚缺乏礦物質而病變,因此不推薦使用。
水曝氣處理好之後,就倒進魚缸裡,插上過濾器和燈具的電源,但這時候還不能放太多魚進去,必須先建立好硝化系統。先前談到硝化系統就類似大自然生態圈中的分解者,會將魚的排泄物依照「氨(NH3)→亞硝酸鹽(NO2)→硝酸鹽(NO3)」的過程把毒性從大轉小,降低排泄物對魚的危害。硝化系統的建立是需要時間的,依照時間長短,系統建立可分為三個時期:
初期:
魚下缸,三天之後氨濃度開始上升。氨的毒性最強,剛開始養魚死掉往往都是這個原因,因此這段時間最好是少量餵食,且別添購魚隻;魚隻數目最好少量,否則就得承擔會有魚無法適應而死掉的風險。若覺得有需要,可買各種水質檢測劑(NH3、NO2這兩樣最為需要,可優先考量,NO3則視個人需要)檢測數值,以推算硝化系統建立的程度。
使用NH3/NH4試劑檢測數值,若是0.25 - 1.0 ppm:25% 換水,餵食減半;1.0 - 2.0 ppm:50%換水,減少餵食;>2.0 ppm:繼續換水,直到 <1.0 ppm,不要餵食,因為系統付荷過重了。這期間如果感覺魚快撐不下去,就參照 >2.0 ppm 的作法。
中期:
約過了一個星期之後,亞硝酸菌(Nitrosomonas)開始成長,此時氨濃度會快速下降,但毒性次之的亞硝酸鹽(NO2)會開始上升,這是因為亞硝酸菌開始把氨分解轉化成亞硝酸鹽,但濃度過高同樣也是對魚有害。
因此使用NO2試劑檢測數值,若是0.1 - 0.5 ppm:25% 換水,餵食減半;0.5 - 1.0 ppm:50%換水,減少餵食;>1.0 ppm:繼續換水,直到 <1.0 ppm,不要餵食,因為系統付荷過重。這期間如果感覺魚快撐不下去,就參照 >1.0 ppm 的作法。在此段期間同時檢測氨濃度來對照,每兩天量一次,濃度若太高可少量換水來稀釋。
後期:
大約第三個禮拜,硝酸菌(Nitrobacter)開始成長,把亞硝酸鹽轉變成毒性最小的硝酸鹽。硝酸鹽可被水草吸收,通常有種水草的魚缸盡量把濃度保持在<5 ppm,沒有種水草的話濃度也不要超過20 ppm,控制濃度的方法也是靠定期的換水來稀釋。
當出現硝酸鹽,而氨和亞硝酸鹽都降為0時,硝化系統便建立完成。建立硝化系統最重要的秘訣就是給予時間與耐心等待。在系統建立期間,添加硝化菌活液或硝化菌錠皆能幫助增快系統建立速度,但這一切還是需要時間與等待。
一個建立完善的硝化系統,氨與NO2的濃度都會趨近於0;若在硝化系統尚未建立完善時放大量的魚進去,將會導致系統崩潰,因此若往後想添加魚隻,一次別超過三隻,免得先前一個月的辛苦都付諸流水。
頭一個月是關鍵期,雖然辛苦,但只要熬過了,小魚往後也會以優遊自在的模樣與漂亮的體色來回報你的。下一回將談到魚缸的換水與維護,敬請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