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往往死硬地把經濟理論套入某個經濟體,從而進行推論演繹,他們往往忽視了人的重要因素,所得出來的結論往往是過去某個經濟體成長的經驗之談,其實,要真正讀懂並有效預測中國這個經濟體的發展規律,就必須要有很深的中國文化根柢,用中國人的思維來進行判斷.舉個例子:利率提高,房產的升值預期就會減弱,資金就不會流向房地產市場,就可防止房地產市場泡沫的產生。此命題在歐洲,美洲都應該如是,而本人的教授當年也是這麽教本人,因此,本人從來不會去思考它的真實性,但最近,本人發現它在中國大陸是要打一個問號的:真實的情況是:從目前的利率調升至10厘以上,此命題才能成立,理由很簡單:房子是中國人的根,中國人最本事就是省吃儉用,把錢儲下來買房子,提高利率3-5厘,不但不會使中國人停止買房,而且更助長了他們買房子的決心.但如果中國的利率達到10厘以上的水平,經濟會是一個什麼情況,大家可想而知,隨之而來的失業率等等問題,很可能導致政權不穩.所以,一本天書不能看到老,對於中國的經濟要以中國人的心來評估,本人認為行政手段會是中國政府在特殊情況下的特殊手段.是以前的經濟學教授都估計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