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專訊】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都批評人民幣不升值時,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師林毅夫就唱反調,認為人民幣升值,不利中美經濟以至全球經濟復蘇,最終甚至可能導致經濟出現雙底(Double Dip)。
美舉債太多致貿赤
林毅夫昨日出席港大一個講座時,提到人民幣升值對解決美國貿易逆差並無幫助。他指人民幣在2005年匯改以來,升值幅度逾20%,06及07年升值加快時,美國對中國貿赤不跌反升,反映根本不能解決問題。美國貿赤上升的根本原因是美國舉債太多,包括攻打伊拉克時增加債務,以及藉着樓市泡沫舉債(household debt)。
他表示,人民幣一旦升值,對全球只有弊無利。他解釋,美國目前向中國進口大多為必需品,若人民幣升值,美國需要以較高價格向中國購買必需品,美國對中國的貿赤只會繼續上升,但美國居民的薪金有限,必然會減少購買美國本土的服務及其他產品,窒礙美國經濟復蘇。
他又指,中國外貿需求會因而受拖累,阻礙沿海地區的經濟復蘇,屆時內地的失業率上升,工業出產未能靠出口消化,令產能過剩的問題更加嚴重。他表示,中國帶領全球復蘇起重要作用,一旦中國經濟受到影響,全球命運必受牽連。若然海外的消費力復蘇受阻,不排除全球經濟出現雙底的局面。
林毅夫表示,雖然全球產能過剩的情况持續至2013年,但全球應該繼續刺激經濟措施,如果各國政府將資金用於擴大生產力的投資上,政府收入便會增加,可以償還因推出刺激經濟措施而構成的債務,亦可為日後的發展奠下基石,可謂一石二鳥。
林毅夫表示,中國貧富不均,財富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上,中國能否將經濟結構成功由出口轉移至內需,要視乎能否加強對中小企提供協助,減少企業壟斷的情况,以及徵收資源稅,以發展社會保障制度,否則中國消費不會增加。
美元地位不會被取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表示,短期美元將繼續作為套息工具,未來會進一步貶值,中國將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每日波幅設限,美元下跌,令人民幣中期匯價嚴重偏低。林毅夫表示,美元的走勢已脫離經濟模式,不會評論其走勢,但他認為,美元短期仍是主要結算及儲備貨幣,地位不會被取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