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巴工程部將輸入47名外勞,第一批外勞最快今年底開工。綜合工會資訊,外勞底薪較本地招聘員工低約一成,每週工作6日,超時津貼時薪亦大幅低於現職員工。匯達交通(城巴)員工協會外務副理事長岑展銜憂慮,輸入外勞後出現「僧多粥少」局面,已有退休後再續聘的本地員工收到通知,明年不獲續聘。城巴回覆《Yahoo新聞》時指,適度輸入人手,有助於紓緩人手不足問題。
工程部聘外勞 主要來自廣東省
綜合工會提供的資料,城巴在10月20日召集工會代表開會,通知工程部將輸入47名外勞,當中包括5名汽車噴漆工、10名汽車維修技工(車身)、5名汽車電機維修技工及27名汽車機械工,外勞主要來自廣東省,將主要於柴灣廠及創富廠工作。
匯達交通(城巴)員工協會外務副理事長岑展銜向《Yahoo新聞》表示,當時公司代表向工會解釋,工程部以往有約700多人,後來人手流失,減至400多至500人,出現人手短缺,巴士驗車的進度落後,而學徒、技術訓練生培訓需時,不能當作全職員工,故要輸入外勞填補空缺。
憂取代本地勞工:開得個頭就有無限次
他表示,工會反對輸入外勞,「始終(聘請)外勞你開得個頭,你有一次,就有無限次㗎喇。你好難控制公司會唔會請更多人落嚟,取替本地勞工。」岑展銜舉例,以往城巴會續聘已退休的員工,但近期工會收到個別員工反映,收到城巴通知明年不再續聘。
據工會了解,外勞在薪酬待遇和福利都較本地員工差,外勞技工月薪介乎19,860至20,350元,而本地招聘的技工職系,起薪點是21,983元,薪酬最多相差約1成。
工時方面,本地員工採用長短週制,每日工作9.5小時。而外勞就要每週工作6日、每日工作9.5小時。岑展銜直言,若拉長一年計算,外勞的工作日數較本地員工多24日。每週工時長達57小時,較本地員工約54小時更長。
超時補水相差甚遠 工會:不應有差別待遇
此外,兩者超時工作的待遇相差甚遠。現時本地員工超時津貼,時薪以1:1.5或1:1.75計算,但外勞則是1:1計算。
岑展銜舉例,假設外勞超時津貼時薪100元,本地員工可達150或175元,擔心日後外勞會分薄本地員工的超時工作收入,「有機會變成僧多粥少,OT工作分薄咗畀佢哋做,變咗我哋搵錢機會少咗,我哋擔心嘅。」
他認為站在外勞立場,從事一樣職位,不應該有差別待遇;站在本地員工立場,要求公司將外勞待遇提升至與本地員工相若,這樣公司才會思考是否聘請本地員工更划算。
部份外勞不諳廣東話
岑展銜指不少工程部同事對輸入外勞有很多問號,例如不知道外勞是否熟悉香港巴士維修技術,公司代表向工會表示有為外勞設立技術考試。亦有員工關注外勞能否與本地同事融洽工作,例如部分外勞來自廣東省以外地區,「公司講到明有啲人甚至係廣東話都唔識,公司話會提供培訓畀佢哋。」
城巴有限公司職工會理事長林乃華向《Yahoo新聞》表示工程部一直欠缺約一成人手,外勞來港可紓緩現有員工壓力,但長遠不應讓公司持續聘請外勞。
20外勞司機獲聘 駕非專營巴士路線
他表示除了工程部聘請47位外勞,城巴亦有聘請20位外勞司機,僅限駕駛非專營巴士路線,例如居民巴士或員工巴士,由於有關路線客量下降,相信公司不會再擴大招聘外勞司機。
至於外勞會否影響本地員工薪酬調整。林乃華表示公司在2026年度加薪2.5%,較去年3.5%少,但暫時未見有利用外勞「壓價」的情況。
城巴:外勞佔前線少於1%
《Yahoo新聞》向城巴查詢工程部現時人手、外勞與本地員工待遇水平。城巴覆稱今次是「適度輸入」前線工程人手,將佔城巴前線團隊少於1%,相信有助於紓緩人手不足問題,預料相關員工最快於年底來港接受嚴謹在職培訓。
城巴續指始終秉持本地就業優先政策,正繼續透過多平台進行本地招聘活動。公司與高等教育機構合作,每年開辦巴士維修學徒訓練及見習汽車維修員等,為近一百名員工提供帶薪在職培訓,培養本地工程人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