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連四日的「友邦香港國際熱氣球節」以「香港首次有熱氣球坐」作宣傳,惟整個活動一波三折,除了因牌照問題令市民無法乘坐熱氣球,9月7日更因天氣問題停開早上時段。四日活動中,實際只有兩日能在現場看到熱氣球升起,其餘兩日連展示也欠奉。
兩日早場僅短暫展示後放氣
熱氣球嘉年華一連四日共設七個時段。《Yahoo新聞》記者現場觀察四日活動情況,首日官方僅設黃昏時段,記者於晚上7時半觀察兩小時,僅見7 隻熱氣球。
第二日早上最高峰時約 10 隻升起展示,但早上約 10 時因酷熱全部放氣;黃昏場燈光匯演時段約 12 隻展示,期間僅 1 隻短暫離地約 5 分鐘。
至第三日早上,早場一度展示多個熱氣球,但到約十時又全部放氣,第三日晚數量增至最多約 12 隻同時展示。
最後一日因天文台懸掛三號颱風信號,所有活動取消。整體而言,四日下來未有一次能讓市民乘坐熱氣球,而展示數量亦遠低於宣傳所指的「來自 20 個國家」規模。
大會指由於三號颱風信號仍然生效,而天文台亦公布了考慮於晚上 9 時至 12 時改掛 8 號颱風信號,「經專業人員現場評估,為確保所有觀眾、表演者及工作人員的安全」,原定於9月7日晚的「友邦香港國際熱氣球節」黃昏時段活動及音樂祭將予以取消。
非官方宣傳以「20 個國家」作招徠
主辦方未交代清楚觀眾實際能在場內看到多少個熱氣球,也沒有說明各場次之間的展示安排。正常而言,市民並不會於同一日早場和夜場都到場觀賞,更難以連續多日入場。
若要完整看到所有 20 個國家的熱氣球,便可能需要多次入場甚至「去足四日」,但主辦方並無在宣傳中明言展示數量或場次分配,不少 KOL、旅遊資訊網站等非官方宣傳則以「20 個國家」的熱氣球作招徠,不少觀眾批評安排不清晰。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