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學年剛開始,有遲到學生爆出金句「不要緊,反正都遲了」,迅速在社交平台瘋傳,不少網民大讚她「講出社會潛規則」,形容她「可造之材」;回到現實,若打工仔遲到,老闆究竟有沒有權利扣薪?法例又如何解釋?
「反正都遲了」 潛規則定躺平?
有線新聞在開學日訪問趕返學的學生,有人急急腳衝入校門,但學生Ella則輕輕一句「遲到了⋯⋯不要緊,反正都遲了。」有人覺得是「躺平」,但有更多網民大讚她有仙氣,形容她「已經開始明白社會係點運作。」亦有人覺得這種「遲到哲學」其實是打工仔日常,反正遲了要罰企、被點名,不如乾脆食埋早餐才返校。
有人更開玩笑說「普通人要努力讀書,靚女唔使。」部分網民形容這份「鬆弛感」十分可貴,「將來返工,可能比好多老細更了解現實運作」。
現實職場中,部分員工會出現「chill 遲部署」,認為既然錯過打卡時限就不如慢慢來,但在管理層眼中卻可能代表紀律問題。
法例點講?時薪月薪待遇大不同
網民熱議「遲到」,回到現實,究竟法例是否容許僱主扣人工?根據《僱傭條例》第32條,僱主只可就時薪僱員的缺勤時間扣除相應工資,例如遲到10分鐘,只能按比例扣10分鐘人工;但對月薪僱員而言,單純遲到並不構成「缺勤」,因此不能隨意扣薪。
2000年高等法院案例(編號:HCLA42/2000)就曾裁定:髮型師麥先生因屢次遲到被扣薪及解僱,最終法院判定公司違法,法官解釋單純遲到不是缺勤,僱主無權因遲到而扣減工資。即使員工口頭同意,相關條款亦屬無效,若僱主違法,最高可被罰款10萬元及監禁一年。
遲到並非無後果
雖然不能直接扣薪,但《僱傭條例》第9章訂明,若員工慣常疏忽職責,多次警告後仍未改善,僱主可即時解僱而毋須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因此,遲到並非「無後果」,「慣犯」仍可能失去工作。
部分公司則會用替代方法,例如扣勤工獎、要求補時、甚至實施彈性上班以減少爭議。不過,2023年啟勝公司旗下外判公司Creatone Promotion Limited 涉嫌無理向員「連坐扣薪」,即一人遲到,全體扣薪,這種做法明顯抵觸勞工法例有關非法扣薪的規定。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