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神秘新一代 於 2025-9-1 15:23 編輯 美國 韋伯望遠鏡 觀測垂死恆星 竟發現地球起源線索
在一場宇宙級的華麗死亡儀式中,科學家竟找到了關於生命起源的線索。
根據科學新聞網站《Live Science》報導,美國 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近期拍攝到距離地球
約 3,400光年的「蝴蝶星雲」(NGC 6302)有史以來最清晰的紅外影像,並在其絢麗的殘骸中,
發現了構成類地行星的關鍵物質。
蝴蝶星雲 是一顆質量曾與太陽相當的恆星,在邁向生命終點時,將其外層氣體向太空拋出所形成的
「行星狀星雲」。其中心是一顆溫度超過 攝氏22萬度(220,000 kelvins)的熾熱白矮星,是銀河系中
最熱的已知恆星之一。
過去美國 哈伯太空望遠鏡(HST)雖曾拍攝過這隻宇宙蝴蝶,但韋伯望遠鏡憑藉其強大的紅外觀測能力,
首次穿透塵埃,清晰地揭示了前所未見的細節:包括星雲中心的恆星輪廓、一個圍繞著它旋轉的塵埃氣體
「甜甜圈」結構,以及向兩極高速噴射的能量噴流。
恆星垂死噴發 竟是行星誕生溫床
然而,最重大的發現,是科學家在分析星雲的光譜後,辨識出了石英、鐵、鎳以及被稱為「多環芳香烴」的
碳基有機化合物的蹤跡。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塵埃顆粒,正是構成像地球這樣的岩石行星的「基本材料」,它們可能在未來被回收再利用,
成為新一代行星的建構基石。
這項重大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