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1|回覆: 1

[新聞時事] 網絡詐騙|研究指逾半受害港人損失逾10萬元 遠超台灣內地 研究生更易受騙

[複製鏈接]
發表於 5 天前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年網絡詐騙個案屢見不鮮,城大研究中港台網騙情況,發現近 55% 香港受害人損失超過 10 萬港元,比例遠高於台灣及內地;結果又反映香港研究生較易受騙, 就算高學歷人士,也容易因騙徒以「限時」、「限量」等字眼產生錯失焦慮及緊迫感,繼而衝動行事。

25% 受騙港人損失 40 萬元以上

香港城市大學於本年 5 至 6 月以線上問卷形式訪問中港台三地各1500 名受訪者。調查顯示,三地均有超過 95% 受訪者接觸過詐騙訊息。香港方面,有約100人(6.8%)表示曾經受騙,當中 54.9% 損失超過 10 萬港元,比例遠高於台灣(18.9%)及內地(39.7%),更有 25% 損失金額達 40 萬元以上。領導研究的城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媒體與傳播系系主任黃懿慧指,有機會與港人平均收入較高,或騙術於不同地區的成效差異有關,仍有待研究。

調查顯示與騙徒的互動時間越長,損失金額越大。在香港與台灣,受害人與騙徒的互動時間達 3 至 6 個月時,金額損失最大,屬臨界點, 在 6 個月後逐漸下降。黃懿慧補充,可能是因為受害人經過半年互動後察覺到異常,或受親友、反詐訊息提醒,故中止互動。另外,騙徒亦有機會設下「詐騙期限」,另尋行騙對象。

研究生見「限時、限量」誤墮騙案

研究又發現香港研究生更易在收到詐騙訊息後作出回覆,並遭受詐騙。有 23 名受訪香港研究生包括碩士和博士生,表示曾經受騙,其中六人更損失 40 萬港元以上。黃懿慧指,騙徒會針對高學歷人士制定特別騙術,例如利用「限時優惠」、「限量品」等話術,製造時間壓力與錯失焦慮,促使對象在未充分思考下衝動服從。騙徒也會以「長期投入」手法誘使對象循序漸進地完成任務,令他們在沉沒成本效應下難以抽身。研究又顯示,公眾面對金融詐騙時,辨識與應對能力相對薄弱,不熟悉金融的研究生遇到專業度高、情境真實的詐騙手法,也會誤判上當。

香港報案率偏低 倡增快速舉報方式


對可疑訊息做出回應的受訪者中,僅 35.4% 港人會主動報警或撥打反詐熱線,明顯低於內地(51.4%)及台灣(51.2%)。黃懿慧認為,要以求助成功案例傳遞「受騙不可恥,沈默助長詐騙」的訊息,並在社交媒體、支付平台、大學網站等設置快速舉報入口。她又呼籲大眾採取「停、查、問」流程,遇可疑訊息時先停止互動,查詢官方來源,並詢問可信第三方,避免落入騙徒圈套。
城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媒體與傳播系系主任黃懿慧指,近 55% 香港網騙受害人損失超過 10 .jpg

評分

參與人數 1魄力 +5 +50 魅力 +5 黃金 0 收起 理由
LasCases + 5 + 50 + 5 0 🥇 同意兄弟高見!小弟給力支持!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5 天前 | 顯示全部樓層
又出樹。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田由
沿途快樂田由陪伴我。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8-20 07: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