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09-9-2 12:07:40
|
|閱讀模式
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曾淩駕於萬人之上,卻最終從權力頂峰跌落;他們是強大帝國的繼承人,卻扮演了帝國“終結者”的角色;他們身上流淌著“高貴”的鮮血,卻“卑賤”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許正因為如此,人們對他們——各國的末代皇帝總是充滿了好奇。
在近代印度歷史上,莫臥兒帝國曾盛極一時,其版圖幾乎囊括整個南亞次大陸。然而莫臥兒王朝的末代皇帝——穆罕默德·巴哈杜爾·沙,卻悲慘地死於異國他鄉。
愛寫詩的吸毒者
18世紀中期,莫臥兒帝國開始衰落。與此同時,英國殖民者為了掠奪財富,憑藉其堅船利炮,逐漸在印度建立起殖民統治。到1764年,莫臥兒王朝徹底淪為了英國殖民者的附庸。此後在英國人的監管下,歷代皇帝被限制在首都德里,整日蜷縮于皇宮——紅堡內,依靠英國政府的年金度日。正是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巴哈杜爾·沙登上了皇位。
1837年,在英國人的安排下,莫臥兒王朝第十二任皇帝巴哈杜爾·沙即位,史稱巴哈杜爾·沙二世。當時,英國製造的鴉片正肆虐于亞洲各地,並很早就流入印度皇宮。據記載,巴哈杜爾·沙從小就是一個癮君子,抽鴉片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與前代皇帝有所不同的是,巴哈杜爾·沙還是一位詩人,經常寫一些風花雪月的詩歌來讚美自己的後宮生活。
巴哈杜爾·沙在位期間,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更加嚴厲。1848年,戴賀胥就任印度總督後,拋出所謂的“喪失權利論”。根據這一理論,印度王公死後如無直系後嗣,他們的領地和年金就要收歸英國東印度公司所有。1854年,巴哈杜爾·沙原先所立的太子因病死去。為維繫王朝命脈,巴哈杜爾·沙寫信請求戴賀胥允許他另立太子,戴賀胥雖然同意了他的要求,但卻宣佈巴哈杜爾·沙死後,其繼承人不能稱皇帝,皇室成員也要從紅堡遷居至郊區,皇室的贍養金則從每月10萬盧比縮減到1.5萬盧比。
消息傳出後,印度舉國憤怒,一向柔弱的巴哈杜爾·沙也忍無可忍了。他決心尋找機會擺脫英國人的控制,重現帝國的輝煌。恰在此時,一場波及整個印度的反英民族大起義爆發了。
頭戴“世界上最沉重的皇冠”
1888年6月15日,在德意志帝國首都柏林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加冕典禮。當天,一位躊躇滿志的年輕人戴上了尊貴的皇冠,他就是德意志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1859年1月出生於波茨坦,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貴族教育。大學畢業後,他按皇家慣例到軍隊服役,並於1885年被任命為波茨坦第一近衛軍團司令,可謂少年得志。1888年3月9日,老皇帝威廉一世因病逝世,王儲腓特烈繼承了皇位,稱腓特烈三世。可這位皇帝體弱多病,繼位不到一百天便晏駕歸天。於是,身為太子的威廉二世便順理成章地登上皇位,時年僅29歲。
自1871年建立以來,德意志帝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迅速在歐洲崛起,也正因如此,當威廉二世即位時,外界稱他頭上戴的是“世界上最沉重的皇冠”。
與“鐵血宰相”分道揚鑣
作為一位年輕的帝王,威廉二世在治國方面還是頗有才能和建樹的。然而這些成功也助長了威廉二世的狂妄和自負,並直接導致了他與開國元勳——“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決裂。
威廉二世雖然頗具才能,但年輕氣盛而脾氣古怪,曾有學者戲稱其為“出色的怪物”。一則流傳已久的趣聞也很能說明問題:據說威廉二世曾費盡心思設計了一艘軍艦,然後得意地請權威造船家進行鑒定,結果對方的答覆卻是:“陛下,您設計的這艘軍艦是一艘威力無比、堅固異常和十分美麗的軍艦,稱得起空前絕後。它能開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它的武器將是世上最強的,它的桅桿將是世上最高的,它的大炮射程也將是世上最遠的。這艘輝煌的戰艦,看來只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只要它一下水,就會立刻沉入海底,如同一隻鉛鑄的鴨子一般。”至於俾斯麥,則自信地以為無人能替代其位置,甚至宣稱:“皇帝是一個最能遷就人的主子,無論什麼政事他都不敢反對我。”
更重要的是,二人在內政外交政策方面出現了巨大分歧,俾斯麥抱怨說:“皇上像只氣球,不把線抓緊,就不知道過一會兒他會飛到哪去。”這成為導致他們決裂的主要原因。1890年3月18日,在威廉二世的逼迫下,俾斯麥正式遞交辭呈,帝國從此完全掌控在威廉二世手中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
威廉二世是一位狂熱的軍國主義者,其政治野心就是稱霸世界。1895年,他宣稱德意志帝國要成為世界帝國,即建立起所謂的“大德意志帝國”。為此,威廉二世和他的智囊們精心設計了一份藍圖,其戰略構想就是控制世界各地區的戰略要地。
1914年6月28日,震驚世界的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威廉二世欣喜若狂,極力鼓動奧匈帝國發動戰爭。在他的煽動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但與他預期的相反,戰爭最終以德國的慘敗告終。1918年,憤怒不已的德國民眾發動了十一月革命,迫使威廉二世于11月9日宣佈退位,並於次日逃亡荷蘭。
雖然戰後協約國曾強烈要求荷蘭政府引渡威廉二世,但荷蘭政府拒絕了這一要求,使威廉二世躲過了懲罰。十幾年後,隨著希特勒的上臺,威廉二世的政治野心再次蠢蠢欲動,竟幻想在德國實現復辟。可惜當他向希特勒暗示這種想法時,後者對此毫無興趣。不過,威廉二世仍然成為了希特勒的崇拜者,還為其在二戰初期的勝利歡呼不已。1941年6月4日,這位曾叱吒一時的戰爭狂人終於在“德國將征服世界”的美夢中一命歸西。
易·拿破侖·波拿巴,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一世的親侄子。從一降生,他就被賦予了波拿巴家族強烈的榮耀感。他用一生追求重現拿破侖一世的輝煌,但無奈,他雖然與伯父擁有同樣的野心,卻不具備先輩的宏才偉略。最終,他斷送了法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帝國,也終結了波拿巴家族的復興之夢。
拿破侖一世的“天然繼承人”
1815年,在“滑鐵盧戰役”中慘敗後,拿破侖一世選擇了退位,法蘭西第一帝國宣告結束。7歲的路易·波拿巴也被迫隨母親流亡國外,並於 1832年加入瑞士國籍。路易·波拿巴從小就非常崇拜自己的伯父,一心渴望重現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的光榮,並始終以拿破侖一世的天然繼承人自居。
第一帝國結束後,法國國內仍然存在著支援拿破侖的政治勢力,路易·波拿巴便利用這股勢力開始了自己的政治冒險。1836年,他秘密潛回法國的斯特拉斯堡發動軍隊暴動,反對七月王朝,但行動以失敗告終,他被流放到美洲。3年後他流亡英國,並在那裏出版了《拿破侖思想》,極力歌頌拿破侖一世的偉大功績,試圖借此抬高自己的地位。1840年,他再次回到法國,在布洛涅冒險發起暴動。這一次的結果依然是失敗,路易·波拿巴被判處終身監禁,囚禁于哈姆要塞。1846年5月,他成功越獄逃亡英國。
投機取得成功
1848年,法國發生了反對七月王朝的二月革命,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面對天賜良機,路易·波拿巴立即返回法國,決心在亂局中大顯身手。結果,無數對拿破侖一世時代充滿懷念之情的法國人,在選舉中紛紛將選票投給了他。同年12月,路易·波拿巴當選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接下來,他開始向皇帝的寶座進軍了。
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調動軍隊發動政變,強行解散議會。1852年11月,在他的操縱下,法國宣佈恢復帝制。12月2日,也就是 48年前拿破侖一世舉行加冕典禮的這一天,法蘭西第二帝國正式宣佈成立,路易·波拿巴的名字也變為路易·拿破侖·波拿巴,並被元老院尊為“拿破侖三世”。從此,靠政治投機上臺的拿破侖三世竟然執掌第二帝國政權長達19年之久。
執政期間,拿破侖三世在國際事務中也表現出狂熱的投機心理。他曾先後挑起與沙俄、奧地利、義大利、越南、敘利亞和墨西哥等國的一系列戰爭。 1857年,也正是他夥同英國政府發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直接導致火燒圓明園慘劇的發生。殊不知,正是這種不斷膨脹的政治野心,使法蘭西第二帝國一步步走向毀滅。
野心膨脹走向毀滅
19世紀60年代末,隨著法國內外矛盾日益尖銳,拿破侖三世的統治開始面臨危機。與此同時,在“鐵血宰相”俾斯麥領導下的普魯士迅速崛起。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野心勃勃的拿破侖三世試圖發動對普魯士的戰爭。更要命的是,在他身邊還有一個虛榮心同樣強烈的歐仁妮皇后。當普法戰爭一觸即發時,歐仁妮極力鼓動丈夫大膽應戰,並直言不諱地說:“不發動戰爭,我們的兒子怎麼當皇帝?”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開戰前,拿破侖三世狂妄地宣稱:“我們只不過是到普魯士作一次軍事散步!”他自信地親率40萬大軍出征,還帶上了兒子。但他們到達前線後,卻連吃敗仗。在色當被普魯士軍隊包圍後,他竟然向普魯士國王乞降:“我親愛的兄弟,因為我未能死在我的軍中,所以我只得把自己的佩劍獻給陛下,我希望繼續做陛下的好兄弟。”於是,他和麾下10萬士兵全部做了俘虜。1871年,法國被迫簽訂割地賠款的《法蘭克福和約》。拿破侖三世的冒險戰爭,讓法國蒙受巨大恥辱,也徹底結束了自己的帝王生涯。
和約簽署後,拿破侖三世獲釋並再次流亡英國,在那裏與已逃出巴黎的妻兒會合。在英國期間,他棲身於一處療養地,過著深居簡出的日子。可笑的是,此時的拿破侖三世仍唸唸不忘復辟帝制。可惜僅過了兩年,他便病死在倫敦,時年65歲。
在“足球王國”巴西的歷史上,有過一個僅有兩任皇帝的巴西帝國。這個帝國的第二任皇帝,同時也是末代皇帝的佩德羅二世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帝王。
五歲登基的小皇帝
十九世紀之前,巴西一直是葡萄牙最大的殖民地。1807年,由於法軍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逃亡巴西,直到拿破侖被打敗後,他們才得以返回歐洲。
1822年,滯留于巴西的葡萄牙王儲佩德羅,在當地政治勢力的支援下,宣佈巴西脫離葡萄牙而獨立,成立巴西帝國。10月12日,時年24歲的佩德羅在裏約熱內盧登基為巴西皇帝,稱佩德羅一世。
然而,由於佩德羅一世實行專制獨裁統治,極力維護葡萄牙貴族的利益,加上與阿根廷的戰爭遭到失敗,引起了人民的普遍不滿。1831年4月7日,在人民起義的壓力下,佩德羅一世被迫退位,灰溜溜地返回葡萄牙,把王位讓給不滿六歲的兒子佩德羅二世。
為輔佐小皇帝治理國家,巴西臨時成立了一個三人攝政委員會。出於安定人心的考慮,攝政委員會甚至很長時間沒有向外界公開小皇帝的真實年齡。
因電話聞名世界的皇帝
1840年7月23日,巴西國民大會宣佈佩德羅二世提前親政。在此後的50年間,佩德羅二世創造了一系列政績。在國民眼中,他高大挺拔又聰慧文雅,處處體現出皇帝的氣派。同時他又能以民主的作風治理國家,盡力維護巴西的團結。為發展巴西經濟,他積極發展工農業生產,大力建設鐵路、公路等。為解決巴西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問題,他做了很多努力,曾表示要“賣掉最後一顆珠寶,拯救受苦受難的東北部”。據說,佩德羅二世還是一位具有環保意識的植物學家。當年,巴西一些地區曾出現了亂砍亂伐的現象,但他發現後立即予以阻止,並親自帶頭植樹。在佩德羅二世執政期間,巴西國內可謂長治久安,經濟繁榮,文化璀璨,成為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國家之一。
關於佩德羅二世,還有一個與電話有關的趣聞。1876年,為了紀念美國獨立一百週年,在費城舉行了世界博覽會。6月25日這一天,在美國考察的佩德羅二世在一些科學家的陪同下來到會場參觀。當他們走到貝爾的展臺前時,看到了新近發明的電話。為了向貴賓進行演示,貝爾在話筒邊朗誦了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的著名片段,結果聽筒邊的佩德羅二世吃驚地跳了起來,大叫:“我聽見了,我聽見了!”第二天,巴西皇帝因電話大吃一驚的消息便傳遍了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佩德羅二世還曾對中國產生過興趣。當時巴西由於地廣人稀,嚴重缺乏勞動力,為此佩德羅二世于1879年向清政府派遣了第一個政府代表團,目的是引進中國“苦力”。只不過清政府認為向外移民有損“天朝威儀”,最終拒絕了這一建議。
被謠言擊垮的倒楣皇帝
在內政方面,佩德羅二世最大的舉措當屬廢奴政策。早在1840年,這位皇帝就宣佈解放了自己的所有奴隸。隨著廢奴運動的高漲,1888年5月,遠在歐洲就醫的佩德羅二世支援其女、攝政伊莎貝拉公主簽署廢奴法令,從而使70萬奴隸獲得了自由。毋庸置疑,佩德羅二世在巴西廢除奴隸制是符合歷史潮流的。但他沒想到,廢奴的直接後果卻是既引發了共和運動的高漲,又得罪了支援君主政體的地主和農場主。
1889年11月14日夜,佩德羅二世興致勃勃地在皇宮裏舉行盛大舞會,招待各國來賓。共和派的豐塞卡元帥趁機率軍突然包圍了內閣會議廳,宣佈廢除帝制,建立共和制度,並要求佩德羅二世離開巴西。原來,當時有謠傳稱佩德羅二世將退位,皇位由其女兒伊莎貝拉繼任。由於豐塞卡元帥素來與駙馬不和,於是便發動政變。
危急關頭,佩德羅二世為了避免內戰,最終同意了豐塞卡的要求。在政變後的第三天,他帶著皇后、女兒和女婿乘船回自己的母國葡萄牙去了。1891年12月5日,流亡歐洲的佩德羅二世在巴黎去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