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時10%至20%政府僱員仍未能享有「五天工作周」。有議員5月19日在立法會相關事務委員會上指出,政府在2006年已表明五天工作周是世界「潮流」,批評現時政府「追潮流追咗19年都未追得上」,「好似躺平咗」。當局指「做到嘅已經做咗㗎喇」,又指出現時亦有試行及檢討,不認同是「躺平」。另有議員反映,有工會「一年前畀咗意見,到一年後都仲未有(部門)回覆」,認為部門應和員工多溝通。
對於政府推動五天工作周,勞工界議員周小松指公務員事務局在2006年的文件已表明,五天工作周是世界「潮流」。他認為現時政府是「追潮流追咗19年都未追得上」,現時仍有10至20%政府顧員未能享有五天工作周,「好似躺平咗」。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認為政府一向原則已是「耳熟能詳」,不增加政府資源、不增加編制、不減少工時、不影響服務等。她指相關原則仍然「重要」,舉例因推行五天工作周導致編制增加,或減少相關公務員工時,從善用公帑的角度難以交代。她又指有鼓勵部門善用科技,日後會再向立法會交代。
議員梁子穎同樣認為政府推動五天工作周「行得比較慢」,建議使用「混合模式」,讓部分員工先行試行五天工作周,又期望政府與部門工會多聯繫,指出有工會「一年前畀咗意見,到一年後都仲未有回覆」,期望相關部門與員工多溝通。
楊何蓓茵回應稱有部門只是個別員工未能達致五天工作周,「做到嘅已經做咗㗎喇。」她說食環署、路政署及康文署等有超過4,100名不同員工,而正在試行或檢視五天工作周,強調政府不是「躺平」。部門職工會方面,她說「可能都有好多工會睇唔到嘅考慮」,因此未必全盤接受工會意見,會提醒部門多與工會聯繫。
當局在去年4月向公務員提供最多3日的婚假及恩恤假,對於現時恩恤假「家屬」定義為有關人員的配偶、父母(包括領養父母和繼父母)、配偶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子女(包括領養子女和繼子女)、女婿/媳婦和孫/外孫,但就不包括兄弟姊妹。
議員黃國指傳統中華文化說「親如兄弟,情同手足」,中國人重視兄弟姊妹關係,恩恤假既納入女婿/媳婦「姻親」,兄弟姊妹「血親」更應納入其中。楊何蓓茵回應指會考慮建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