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間傳媒4月16 日引述消息指政府計劃調整交通違例事項的定額罰款,當中違例泊車俗稱「牛肉乾」的罰款,將由現時的 320 元增至 400 元,為 1994 年以來首次加價。同時,包括超速駕駛、駕駛時使用手機及在禁區上落客等在內的 19 項交通違規事項,罰款亦計劃劃一上調約五成。相關方案將於 4 月 25 日提交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討論。
政府資料顯示2024 年警方共發出約 254 萬張違例泊車告票,涉及罰款總額達 8.14 億元。至於超速駕駛方面,同年共發出 19.3 萬張告票,收取罰款約 7,400 萬元。若新方案落實,若比速度限制高出逾每小時 15 公里、但不多於每小時 30 公里,罰款會由現時的 450 元加至 675 元;若比速度限制高出超過每小時 45 公里,罰款額就會由 1,000 元增至 1,500 元。
咪錶泊位使用率高達 90%
另一方面,政府建議將咪錶收費由每節 2 元調整為 4 元,為 30 年來首次加價。有關調整僅適用於私家車,貨車、巴士及旅遊巴的收費將維持不變。運輸及物流局在社交平台表示,現時全港約 20,000 個咪錶泊位的使用率高達 90%,而咪錶收費普遍低於一般停車場水平,導致不少駕駛者兜圈或雙行泊車等候錶位,調整收費冀可改善泊位流轉及交通流量。
據報指政府同時計劃分三年將電動車牌費提升至約汽油車牌費的七成水平。以現時汽油車年費介乎 5,074 元至 14,694 元推算,未來電動車年費最終或達 3,550 元至 10,286 元左右,以促進交通管理及平衡電動與燃油車之間的稅務負擔。
政府:罰款水平低於其他國際城市
運輸及物流局強調香港交通違例罰款水平明顯低於其他國際城市,以違例泊車為例,新加坡、倫敦和澳洲等地的罰款水平,最高達香港水平的 10 倍;超速駕駛罰款水平最高達香港水平的 22 倍。
局方又指加上交通事故數據持續高企,部分危險駕駛行為有上升趨勢,例如超速駕駛、沒有遵從道路標記、橫過連續雙白綫、駕駛時使用流動電話等,調整罰款水平有助增強阻嚇力及提升道路安全。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