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級拉扯! 鄰近星系 小麥哲倫雲正被「大鄰居」撕裂中
日本 名古屋大學(Nagoya University)天文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鄰近 銀河系的 矮星系
「小麥哲倫星雲」( SMC)正被其較大的伴星系「大麥哲倫星雲」( LMC)的強大重力
拉扯撕裂。
這項突破性發現顛覆了對星系互動與演化的傳統認知,提供了一扇窺探宇宙早期星系形成
過程的珍貴窗口。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由 中野智也 與 立原研悟(Kengo Tachihara)
兩位學者帶領的團隊,針對「小麥哲倫星雲」(SMC)內約 7,000顆大質量恆星的運動
軌跡進行精密分析。
這些恆星質量超過太陽8倍,壽命僅數百萬年,最終以超新星爆炸告終,其分布標誌著富含
氫氣(HydrogenSMC)的恆星形成活躍區。
憑藉SMC與地球相對較近的優勢,研究人員得以清晰追蹤這些恆星的動態。
分析結果令人震驚。團隊觀察到,SMC兩側的恆星朝相反方向移動:一部分朝LMC靠近,
另一部分則遠離LMC,彷彿被無形巨手撕開。
這顯示LMC的重力正對SMC施加強烈擾動,甚至可能逐步瓦解其結構。
立原研悟坦言,初見結果時曾懷疑分析有誤,但反覆驗證後確認這一現象真實無疑。
更出人意料的是,這些恆星未展現整體旋轉運動。一般而言,年輕大質量恆星的運動應與其誕生
的星際氣體雲一致,呈現旋轉模式。
然而,SMC內的恆星卻無此規律,暗示其內部氣體同樣缺乏旋轉。這與銀河系中恆星與氣體
同步旋轉的情形形成鮮明對比。
中野智也指出,若SMC確實不旋轉,過去基於旋轉假設估算的質量及其與銀河系、LMC的互動歷史
恐需全面修正,進而改寫這三者間數十億年的「三體互動」故事。
這項發現的意義遠超 麥哲倫星雲系統。SMC因其低金屬豐度(重元素含量少)與較弱引力,被視為
研究宇宙「嬰兒期」的理想模板。
觀測SMC與LMC的互動,宛如回溯數十億年前早期星系演化的關鍵過程,為理解星系如何在宇宙時空中
成長提供線索。
立原研悟補充,受限於無法俯瞰自身銀河系,SMC與LMC成為觀察鄰近星系恆星運動的絕佳窗口,
串聯起恆星形成與星系整體動態的關聯。
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天文物理學期刊增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為星系互動的動態研究提供了重要洞見,並豐富了我們對宇宙演化的理解。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