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yoshinoya87 於 2024-6-4 22:07 編輯
一日三餐始於何時?
吃東西是生物維持生存的一個最基本條件,所以尋找食物一直是人們最重要的活動。但是一個社會的飲食習慣,頗受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所擁有的生產技術,以及所達到的文明程度等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完全可以依人們的主觀意願決定的。
農業未建立前,人們以採集捕獵為生。然而野獸的繁殖、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地域與季節,不能終年適時地滿足人們的需要,尤其是狩獵,並不能保證有所擒獲。可以想見那時的人們,捕得獵物時就大吃一頓,運氣不佳時,多日不能飽餐是常事。因此那時的社會,一天要吃幾餐都由不得自己決定,更不用談定時吃飯及吃些什麼東西了。
而且自然界的資源有限,越來越多的人口迫使人們改變生活的方式,不是單向地消費自然的資源,而是發展畜牧、農耕,利用資源再造資源。雖然農業是比較可以預期成果的生產方式,而穀物也可以保存相當長久的期間,以應不時之需。但是根據研究,就是到了人們全年營定居的生活、農業發展的程度不錯時,還是有相當分量的食物必須取自野生植物和野獸。
如果人們能夠完全依自己的意志去決定一天吃幾餐,就表示人們能控制食物的供應,社會已進展到相當的程度,不必費心地到處尋找食物。如果能定時進食,更表示社會的規制已頗強化,人們的生活已有一定的規律。今日我們的社會有吃三餐的習慣,但是它到底有多長的歷史,相信是很多人有興趣知道的。
人們有沒有定時用餐的習慣,頗難於從出土的器物去推斷,而有待文獻的記載。一個從事採集或初級農業的社會,只要略知季節就可以了;但對於一個組織嚴密的社會,就會重視節候對於工作效率的影響,而需要有更精細而明確的表示時間的措施。我們可以從此種時間的劃分,測知用餐的情形。
從商代到漢代,中國已有根據以太陽在天空的位置,來表示白天期間某特定時間的習慣,這是有效而易行的辦法,也正好能解答我們的問題。對於一日時間的分段,有商一代雖遞有改變,幾個定點倒是不變的。例如,太陽剛從地平線升上來的時候叫「旦」;次一階段叫「大采」,意即大放光明;接著是「大食」,即吃一頓豐盛的飯;然後是「日中」或「中日」,是太陽高懸天空的中午時候;接著是「昃」,太陽開始西下,照得人有斜長的影子;過後便是「小食」,吃簡單的飯;然後叫「暮」、「小采」或「昏」,表示光線已趨微弱;不久就是「夕」與「夙」,都是沒有陽光的夜晚了。
白天的分段,每段約二小時。從白天插入吃飯的時間而晚上沒有, 可推知商代平時只用兩餐飯,早上的「大食」約在七到九時,下午的「小食」約在三到五時。從命名可看出早上的飯量多而豐富,下午的飯量少而簡單。
商代用餐的習慣反映了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 後來被用以表示清早的「晨」字,甲骨文便作雙手拿著蚌刀的樣子,表示拿蚌刀去除草是大清早就得從事的工作。農業生產是商代的人們主要維生的方式,而且莊稼頗為耗費體力,需要好好吃一頓飯以補充一早耗去的精力。至於下午的飯,因為不久太陽就要西下,天地昏暗,無法再去田地工作,莫若早睡早起,故不必吃得多。這種早飯吃得多的習慣,是習見的農業社會現象,譬如韓國人現在雖也一日吃三餐,但不久前還保存早餐最豐盛的習俗,故常見在早上請客吃飯。
《史記.殷本紀》說商紂:「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將肉片懸掛在樹枝上,讓男女都裸體而相互追逐,通宵達旦地飲酒取樂。)這則記載表示好像有吃晚飯的樣子,但應該是個別事件,商紂也因此蒙上荒淫無道的惡名。商代的人應該沒有吃晚飯的習慣,也可以從另一個現象看出。如果一個社會普遍有夜間的活動,就應當有室內照明的專用器具,從考古的發掘,得知專用的燈具始自戰國時代,商代雖肯定已使用燃油照明,但只限少數貴族,在有限的時機,臨時借用它種器物為之而已;所以,一般人們並沒有夜間活動的習慣。
春秋時代晚期以來,隨著牛耕鐵犁的廣泛使用,尤其是戰國時代鐵器的大量使用,生產力大大提高,整個社會的面貌起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內容漸漸豐富起來,開始有許多人從事非生產性的工作,富裕人家還經常有夜間的娛樂活動,而且在一旁服侍的人員也得跟著滯留很晚,這時便有必要增加一餐以補充體力的消耗。戰國時代專用燈具大量出現,也許可以看作人們已經常吃三餐飯的反映,但最確實的證據,還得靠時間分段的名稱去判斷。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02930 |
評分
-
參與人數 1 | 魄力 +15 |
錢 +150 |
魅力 +15 |
黃金 0 |
收起
理由
|
LasCases
| + 15 |
+ 150 |
+ 15 |
0 |
精彩內容,版主特別嘉許,以示支持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