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jgyjgw 於 2017-9-6 00:41 編輯
中國獨角獸CEO的矽谷反思:這3個字,90%的中國企業都沒做好
[轉載] 大陸資訊 08月18日
http://www.xcnnews.com/kj/378587.html
原標題:中國獨角獸CEO的矽谷反思:這3個字,90%的中國企業都沒做好 30個來自騰訊青騰大學的創業公司CEO,聚集在矽谷PaloAlto的WholeFoods…
30個來自騰訊青騰大學的創業公司CEO,聚集在矽谷PaloAlto的WholeFoods門口。亞馬遜大手筆137億美元收購WholeFoods的新聞剛剛宣布不久,這家零售企業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上次我在波士頓和一個哈佛的教授交流,他們把我們永輝寫到了哈佛商業案例里,他跟我說WholeFoods就是美國零售業的未來,有機會一定要做中國的WholeFoods」,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寧在大家走進WholeFoods前介紹說。
而走進去之後,一幫身價上億的CEO開始討論WholeFoods的選品策略。除了感慨亞馬遜的新零售布局,大家也順便感嘆了一下美國的藍莓居然換成人民幣后還比國內便宜,草莓也比國內的好吃。
但一堆創業者組隊出現在矽谷,除了在WholeFoods買點吃的,顯然有所希冀。
新思維:中國公司缺乏使命感
這是一次中美間的深度交流,這30多位創業者多涉足零售、金融、教育、內容各種垂直行業。8天的日程里,騰訊青騰大學安排了Google、LendingClub、英偉達、SingularityUniversity等的參觀和交流,在斯坦福的學習和宣講,以及與YCombinator合伙人的密談等。這些國內的創業者們有機會親身體會新零售技術在美國發展的如何,人工智慧如何在矽谷落地,互聯網金融在技術上中美之間的差異。
除了技術的先進,大家也貪婪的吸收矽谷新思維,而這個其實帶來的震撼比技術更大。
最大的感慨其實是對使命感的追求。
胖吳貨棧創始人吳則飛發現,他在矽谷參訪的每個企業都不斷的強調它的願景、使命、價值觀,而一個企業所有的進步和所有的生態其實都圍繞著使命願景和價值觀做。
這個給他的震撼非常大,而中國的很多公司經常做著做著就忘了。
隨行遊學導師、騰訊培訓專家徐昊對此也感慨頗深,對於COSTCO,國內對其商業模式極其清楚了,但是國內的觀察只是停在了商業模式層面,只是冰山的一角。
令他感慨的是COSTCO所做事的原則,我只收你會員費,我替你把關所有的質量。這種為用戶服務的使命感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1.5美元的熱狗和汽水的組合,已經30年沒提高過價格了,而COSTCO的汽油的會員價格明顯低於其他加油站,每次路過都是長龍。
正是這種對使命感堅持,老會員的續費率在北美達到了91%。
輕鬆籌創始人楊胤對矽谷企業對願景的強烈追求也感觸頗深,真正的把願景落實到了公司的每一個好的問題、好的戰略和人才培養的細節中。
TStudy創始人田雪松對矽谷企業的使命感也有強烈的共鳴,「先有東西去賺錢,賺著賺著我再總結願景,這種情況也不是不好,但是后總結的東西,其實是硬找出來的東西」。而矽谷的公司無論大小,在創業之初,都給自己頂一個自己的理想、目標、願景,解決一個什麼樣有價值的社會問題。
除了使命感,對設計和用戶的關注也是一大啟發。
斯坦福大學的BarryKatz講述的設計思維,換位思考-> 定義-> 設想-> 原型->測試的流程里,以人為本的設計,一樣用戶為源頭,以故事為載體,通過情景再現來挖掘人性需求,而不是以技術為源頭去空想需求的理念讓青騰大學的學員耳目一新。
設計思維這套方法論在國內可能水土不服,但設計應該貫穿到整個公司的上層建築的設計,邏輯和架構的設計,再到產品的設計。
回收寶CTO葉飛也感慨,「文化有異同,但人性是相通的,產品無處不在,精心打造細節,就是壁壘」。
斯坦福商學院的RobertBurgelman講的戰略領導力也讓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寧感慨,過去的控制型戰略已經有點跟不上時代,新一代的公司關係都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依賴的。
新技術:矽谷技術依舊領先
中國的商業模式創新的成就有目共睹,連YCombinator的合伙人Anu也承認其實中國在很多的方面已經彎道超車了,包括像微信、移動支付等。
所以技術的交流是這些創業者最想要的。
在英偉達的DemoRoom里,大家看到英偉達打造的強大的人工智慧個人超級計算機DGX以及其展示的AI能力,都殷切的關心這些AI技術如何應用到自己的領域。
田雪松已經大量在他們的產品中使用計算機視覺,他非常關注新的人工智慧技術如何改善傳統教育行業。
Linkedin的大數據架構也讓貝貝網聯合創始人柯尊堯打開認知,大數據驅動的網路互聯讓人才大戰硝煙瀰漫。
而在與微軟HoloLens相關負責人交流的時候,在座的CEO都關心語音、腦電波是否能和視覺一起改造未來的人機交互。
「矽谷的技術在不少領域是領先幾年的,矽谷的很多公司都是技術驅動」,不少CEO都暗自感慨。
出海:Copyfrom China
不過在2017年來考察矽谷,與5年前來矽谷,體會完全不一樣。從「copyto China」到「copyfrom China」,風向變了。
而這群來自中國的創業者,開始考慮用中國的產品和運營,做出海的生意。
其實「copytoChina」早就有了先例,除了大家熟悉的微信,不少美國都已經用上了共享單車。青騰學員一行還在異國他鄉看到漂洋過海的共享單車,他們興奮的合影留念。
「美國很多地方實在是太村了,方圓幾公里都沒有幾家店」,西少爺創始人孟兵感慨,「不過舊金山、紐約這些地方都不錯,全球都在經歷消費升級,我覺得對於美國的很多戰略性的東西基本上思考到五六成了,可能以後還需要一些積累,很快就可以去開拓美國市場了」。
想開拓美國市場的不止有孟兵,輕鬆籌創始人楊胤早已在矽谷開了一個辦公室,下一步是做美國市場的運營和推廣。
而不少CEO已經開始考慮未來如何在矽谷當地開辦公司。
挖人:矽谷最重要的是人才
不過說回矽谷的核心,依舊是人,薩摩耶金服產品負責人馬馳騁此行感慨頗深,「灣區的公司技術驅動氛圍非常濃厚,技術驅動是基因里的東西。」而技術背後,更重要的是人。
而「矽谷游」的另一面,是一場巡演,背後的期待也很明顯。
在斯坦福的中美創業論壇,30位CEO與300名來自斯坦福等學校的矽谷高端人才面對面交流。雖然是叫中美創業論壇,但現場的招聘環節卻是最火爆的。
固生堂創始人塗志亮來矽谷找高端人才的計劃由來已久,在會場有幾個斯坦福的學生找到他與他交流。還有一個醫學信息博士和他後續見了面深談,希望在醫學信息數據挖掘上有所突破。
塗志亮表示他們還需要AI演算法和人臉識別的人才,而畢業三年的技術人員,他們能給到20-30萬美元的待遇。
輕鬆籌創始人楊胤在中美創業論壇現場還遇到了幾個利用輕鬆籌平台獲得幫助的學子,他們都表達了加入輕鬆籌的意願。而楊胤對數據增長、機器學習、區塊鏈技術方面的人才極度渴求。
在騰訊安排的參觀活動之外,他們把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田雪松幾乎用盡所有空隙時段,在矽谷安排了幾場面試。他的目標很明確,需要優秀的圖像識別、搜索工程和演算法工程師,3到5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他們可以給到每年30萬美元的待遇。
本土化與國際化的融合,能否有承受挫折與挑戰的能力,期望值與現實的妥協,工作強度的差異,這些都是矽谷人才回國面臨的挑戰。
大家都認同中國是個巨大的市場,有巨大的機會,歸不歸的確是不少工程師一直在考慮的問題,而中美髮展也日新月異,明年的矽谷也許又不一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