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周五(3月13日)在記者會上對中國正籌辦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的閱兵式說:「比起擺弄70年前的過去來強調(歷史)的那樣態度,現在對國際社會面對的各種問題,日中發展面向未來的合作關係姿態才極為重要」。
他還說,「已對中方表達了關注,現在正努力收集訊息」。而對記者問中國有沒有邀請首相安倍晉三出席閱兵式,他回答稱,「不知道,我想沒有。不回答假設的問題」。
再三指責引反彈
中國外長王毅3月8日在北京召開的人大記者會上回答日本官方電視台NHK的記者提問時說:「70年前日本輸掉了戰爭,70年後日本不應再輸掉良知,是繼續背著歷史包袱不放,還是與過去一刀兩斷,最終要由日本自己來選擇」。王毅還對「中國是否會邀請安倍首相出席閱兵式」的提問說:「我們會向所有的有關國家領導人和國際組織發出邀請,不管是誰,只要誠心來,我們都歡迎」。
王毅的話引起日本傳媒、輿論關切,各大主流傳媒眾口一辭地形容王毅「強烈牽制日本」,其中NHK形容「中國牽制不斷」,說「2月23日王毅就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不指名地指責日本現在還有不承認過去侵略罪行的人、3月2日中國高官又在記者會上批評日本包括現任領導人在內,大部分政客沒像德國領導人那樣反省和誠懇謝罪」。
3月9日,菅義偉在記者會上對王毅的話針鋒相對地說:「日本戰後70年走的道路,是維護民主、人權的法制,向國際和平作了貢獻。這完全不會變,也得到世界高度評價」。對於王毅說歡迎所有國家有誠意的領導人」,菅義偉的回答是「日本政府的立場是不評論一名外長的假定發言」。
輿論議論和猜疑
不過日本輿論連日對一貫在日本有「親日」形像的王毅何以最近再三「露骨地挑釁」議論紛紛,以至於菅義偉周五再被記者追問。
日本的議論中,一種廣泛看法認為,安倍預定今年發表二戰結束70週年《首相談話》,如果照日本政界流傳「安倍凖備淡化戰爭責任」的話,中日關係可能會惡化到長期難以改善的困境,所以王毅努力抑制。
另一常見的懷疑是中國內政因習近平政權大規模反腐而不安,甚至王毅地位不穩。日本認為中國每次反日都因內政棘手,領導人或官員高調指責日本,通常是為了轉移內政聚焦、刺激民族情緒,以獲取有利政權的時間和安定環境,官員則為保地位,也需要站隊、體現立場。
研究國際政治的拓殖大學客席教授藤井嚴喜說,「中國對外態度趨強總是反映國內欠安定的形勢,習近平政權推進的反腐運動看來引起了大規模的權鬥」。
目前日本關注本周六預定訪日、出席仙台舉行的聯合國防災會議的中國民政部長李立國是否如期訪日,是否與日方官員接觸所展示的中國對日外交風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