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影《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Selma)於本屆奧斯卡憑《Glory》一曲摘下最佳電影歌曲獎,主唱者Common於致謝辭提到象徵美國有色人種爭取投票權的地標塞爾瑪(Selma),並以此連結世界各地民眾對公義的追求,包括香港追求民主的雨傘運動。佔中運動發起人戴耀廷希望該片可以鼓舞港人繼續堅持爭普選路。
該歌曲主唱者之一、饒舌歌手Common致辭時提到早前到塞爾瑪的埃德蒙佩特斯橋(Edmund Pettus Bridge)的經歷,「這條橋把夢想擁有更好明天的芝加哥南部小孩、為言論自由挺身的法國人、爭取民主的香港人連結起來。」他說,「這座橋以希望建立、以同理心扣連,並藉着人類的愛得以昇華」。
Common所提到的「橋」,在美國民權史上佔重要席位。一九六五年三月七日,馬丁路德金等民權領袖,號召民眾以和平非暴力方式,由塞爾瑪出發步行至阿拉巴馬州首府蒙哥馬利(Montgomery),爭取有色人種投票權,在經過塞爾瑪的埃德蒙佩特斯橋時,被警員以警棍和催淚彈驅散,多人受傷,史稱「血腥星期日」(Bloody Sunday)。
估不到, 去年的"佔鐘"活動, 竟然可以讓人拿來和聯想到"馬丁路金"電影, 不論這是他們想佔光, 定有心說出, 或有其目的, 至少佔鐘事件是給外國某些組織視為民主路程上的事件, 為那些緊持的香港人 --- 驕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