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153|回覆: 0

[其他] 【基金專題】2015年必買基金(上) 嚴選中港基金

[複製鏈接]
簽到
227

81

主題

203

回帖

740

積分

高級會員

積分
740
發表於 2015-1-20 16:30: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全球股市在2014年下半年,漸有分化之勢,一方面,美股屢創新高、歐洲卻開始有後勁不繼的迹象;另一方面,金磚四國更是分道揚鑣,巴西及俄羅斯陷於谷底,中國及印度股市卻大升。當中,A股在第四季發力爆上,成為全球最佳的主要股市,更是令人驚喜。去年本刊基金研究組選出的10大必買基金,兩隻為債券基金,其餘全為股票基金,與同儕比較的勝出率為六成,算是不過不失。展望未來一年,投資者憧憬中資股升勢持續,中港股票基金能否再創佳績?
表面上,2014年下半年股市開始轉好,投資氣氛亦漸轉熾熱,但其實落場玩並不容易,原因是A股、H股與港股的差異甚大,新經濟與舊經濟股票的走勢更加逆轉。
總結而言,2014年全年A股大升52%、國指全年升10.8%,相較之下恒指僅升1.3%;從另一角度看,內銀股、電訊股搖身一變成市場寵兒,濠賭股則被人棄如草履。市況突變,本港市場大多數基金也轉身不切,根據晨星數據,去年中國A股基金組別,平均升33.27%,落後大市。
另外,很多中國股票基金都能投資於A、B、H、港股及海外上市中資股,若然押錯地方,後果可以很嚴重。正如2013年回報大勇的建銀國策主導基金、景順中國基金及GAM Star中國股票基金,去年全部鎩羽而歸,分別挫8.32%、6.72%及5.38%。在晨星中國股票基金組別,表現最優者及最差者,表現相距逾27個百分點。
上年基金研究組曾指出,估值偏低的中國股市具一定值博率,作風積極的投資者可考慮亨德森遠見中國躍升基金,最終此基金不負眾望,錄得8.49%回報。至於由老牌基金經理Toby Hudson管理的施羅德香港股票基金,去年亦取得4.19%回報,遠優恒指及組別同儕。相反,景順大中華基金及首域中國增長基金卻令人失望,當中,景順大中華基金總算取得2.08%的淨回報,可是首域中國增長基金則錄得-2.79%的負回報,跑輸的情況為近年罕見。
展望今年,基金研究組以4種不同策略,包括短炒、長揸、平衡及保守來揀出四大基金,包括恒指中國H股指數150策略基金、首域中國增長基金、惠理價值基金及施羅德香港股票基金,讓投資者因應個人取態,適當部署。
一、短炒策略
恒指中國H股指數150策略基金
去年兩岸三地的股市表現分化,上證指數跑贏恒指近50個百分點,亦跑贏國指約40個百分點。
A股近周表現稍為回軟,滬港通的「北熱南冷」局面更有逆轉現象,港股通的額度慢慢增加,而滬股通則出現淨賣出的情況。
無他,A股已累積一定升幅,很多A股藍籌較H股錄得溢價,令後者的值博率增加。若以市盈率視之,國企指數的預估市盈率僅8倍,不單低於上證指數的12.6倍,亦低於恒指的11倍,若然今年H股繼續保持升勢,自問有能力承受高風險者,可以一試恒指中國H股指數150策略基金。
國指表現的1.5倍
此基金與國指掛鈎,換言之,重磅股包括中國平安(02318)及建設銀行(00939)等。截至去年底,此基金自2008年成立以來的累積回報僅157.1%,跑輸國指的215.3%;過去5年更累跌20.77%,遠差於指數的0.39%。然則為何仍會被選為推薦基金?
此基金屬於被動管理,即基金經理不會以個人眼光來揀股,而是一藍子買入國企指數,其最大特式,是會以期貨、借款等衍生工具,尋求在扣除費用後取得接近國指1.5倍的表現,在本港零售市場中屬少數有槓桿成份的基金。此基金的玩法很簡單,若單日國指上升10%,基金就會以衍生工具來爭取15%的表現。反過來,若國指單日跌10%,基金應會跌約15%。
換言之,此基金的風格是「牛市愈牛、熊市愈熊」。於2009年、2012年及2014年,國指均錄得雙位數回報,而此基金於這3年均跑贏指數;而於2010年、2011年及2013年,國指表現牛皮甚至錄得下跌,此基金的跌幅則更甚。
因此,若投資者預計今年H股將會繼續迎來牛市,投資者不用特別用心揀股,也可以利用基金取得較大市更標青的潛在回報。
不過,此基金利用槓桿投資,一旦市況逆轉,投資者的損失會更大。
二、長綫之選
首域中國增長基金
上文提過,2014年中資股看似風光,但實作操作不如表面容易,不少大型基金都中招,當中就包括了首域中國增長基金。
由星級經理劉國傑主理的首域中國增長基金,一向是長勝將軍,但去年卻慘遭滑鐵盧,下跌2.79%,大幅跑輸晨星同儕10個百分點,落後之幅度為近10年來最嚴重。
翻查資料,劉國傑的愛股之一新奧能源(02688),繼2013年大升逾五成後,去年卻因收購了處虧蝕狀態的美國燃氣加氣站而急跌,再加上國際原油價格拖累內地成品油價格,股價一年大跌24%至45元,可是劉國傑仍對之不離不棄,截至去年11月底,新奧仍是基金的第一大持股,佔組合5.5%。
翻查資料,首域實行人棄我取的策略,其母公司Commonwealth Bank於10月底以平均價46.8元增持新奧,令持股比例由7.8%升至8.5%,成效有待觀察。
另外,首域長期持有的華潤燃氣(01193)及華潤創業(00291),過去一年華潤系經歷高層違紀及盈利下挫等不利消息,股價雙雙沉底,同樣拖累基金表現。
面對市場逆轉,雖然首域急急換馬,年初多隻持重的股份,到了年底已紛紛不見影,換入的百度(美國上市)表現也不俗,但最終也未能保住正回報。
管理力高或收復失地
本刊基金研究部在過去4年以來,每年也選擇此基金為必買基金之一,這是第一次令讀者失望,本刊向首域問及近年的表現,以及跑輸大市的原因,但對方未有回應。
經過慘烈的一年,本研究部最終仍決定給予一次機會,再次將此基金之列入2015年推薦基金,原因是以長成績而言,此基金仍然標青,10年、5年及3年年度化回報分別達16.4%、6.3%及12.1%。
而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際,基金亦曾經因押重在蒙牛乳業(02319),而表現失準,最後基金在2009年收復失地,大升95.9%。相信以基金經理劉國傑及其團隊的管理能力,今年有望加一把勁,追回去年的損失。
目前基金持有8%美國上市的中資股、4%台灣股票及3.5% A股,組合投資範圍廣泛。十大持股便包括台達電子及首域旗下的A股基金。不過,投資者要注意一點,目前此基金的資產管理總值已達55.67億美元,為本港規模最大的零售中國股票基金。由於基金的龐大規模,或反過來限制投資選擇,而且在市況逆轉時,有機會較難轉身。
三、平穩之選
惠理價值基金
在本港有售的中港基金,大致可分為4種:A股基金(僅投資A股)、中國基金(投資於不同地區的中資股)、大中華基金(投資於中港台)及傳統港股基金,以往績計,由於大中華股票基金包括了港股、台股及中國股票,表現一向較為平穩。
部署靈活勝純中資股
根據晨星數據,過去8年以來,港股基金組別的抗跌力最佳、A股及中國股票基金的表現最波動,而大中華股票基金,則能起一個平衡作用,以排名計,往往處於中港股票的中間。股市升跌永遠不是直,失市更迭屬平常事,在大中華區,基金經理能夠根據不同的市況作部署,未嘗不是好事。
過去3年,大中華股票基金平均錄得10.8%回報,與A股基金及中國股票基金相若,但以5年計,回報就達3.63%,表現勝過單純地買中資股。在芸芸大中華股票基金中,惠理價值基金錄得非常不俗的往績。
此基金是「香港巴菲特」謝清海的旗艦基金,自1993年已成立,10年的平均回報達12.2%,5年及3年的年度回報也有7.4%及12.9%,均勝組別平均及MSCI金龍指數。基金的投資風格靈活,截至去年底,持有國企(25%)、港股(23%)、A股(16%)、紅籌(15%)、B股(11%),台股反而僅佔5%。
翻查資料, 此基金於2013年年中仍持有10%的台股,後慢慢減持,並將資金搬到A股,因而享受到近來A股之升市。反之,若基金經理認為台股有更多機會,亦可靈活調配資金。
惠理一向喜歡中小型股,目前持重綠葉製藥(02186)、重慶長安汽車(B股)、天士力制藥(A股)、中廣核電力(01816)等,最大持有的行業為醫療(佔25%)及非日常消費(佔17%),銀行只佔組合5%,作風大異同儕,反映管理團隊有清晰的投資風格。
當中,惠理於綠葉及中廣核IPO便入飛做基礎投資者,綠葉至今股價大升,中廣核表現不俗,基金價格因而水漲船高。
四、保守之選
施羅德香港股票基金
2010年至2013年期間,A股表現低迷,發展較為成熟的傳統香港股票,表現一直領先。雖然這形勢已於去年逆轉,但將部分資金放在自己最為熟悉的市場,屬於非常合理的做法。
本港的傳統大籃籌,在業務增長上或者未能勝過中資股,但是企業管治更佳、透明度更高,而且多數屬於私人企業,白手興家的富豪,身家與企業股價掛,與股東利益較為同步,股息因而亦較A股更高。
上周本港首富李嘉誠宣布將旗下兩大上市旗艦——長江實業(00001)及和記黃埔(00013)重組合併,以釋放更多股東價值,便刺激兩隻股份大升,長實一度升逾兩成,和黃亦升過18%。事件更令市場憧憬本港其他家族會仿傚此做法。
自2002年成立的施羅德香港股票基金,一向持重和黃,截至去年11月底,相關股份比例達6.84%,另外,在本港擁有牛奶公司、置地及文華東方酒店等業務,並於九十年代轉往新加坡上市的英資洋行怡和,亦為基金的重磅股。怡和策略及怡和控股合共佔組合6.5%,怡和系去年穩步上升,過去5年股價大升一倍,為組合貢獻不少。
來自英國的基金經理Toby Hudson,是施羅德的王牌基金經理,在他管理下,此基金於去年取得4%回報,這已是基金連續第六年跑贏晨星香港股票基金組別。截至去年底,此基金的規模已增至243.4億港元,為本港規模最大的香港股票基金之一。
在過去10年、5年及3年,基金的年度化回報分別是11.7%、6%及12%,不單優於組別同儕,更勝過不少中國股票基金。
港股成分佔近七成
隨着本港股市有愈來多的「中國成分」,很多港股基金亦難以保持「純正血統」,中資股的成分,分分鐘佔組合四至五成,但施羅德香港股票基金的傳統港股成分接近七成,遠較同儕為多。除了以上持股,目前基金亦持重友邦保險(01299)、滙豐控股(00005)、新鴻基地產(00016)及中銀香港(02388)等。
Hudson早前接受媒體Institutional Investor時,表示本港股市一直受到兩大因素拉扯——中國企業的增長,以及美國的貨幣政策,兩者合起來往往令投資前景混雜,導致港股在過去幾年以來一直未能創新高。但他相信,憑着價值投資法,着重揀股及投資於怡和、友邦等股票,能捕捉整個亞洲區的發展機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3 12: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