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蘋果最新推出的iMac採用了計算機設備領域最好的顯示屏。讓我這麼說吧,你不可能找到比這更好的顯示屏,說完了。這款設備採用的是27英吋的視網膜顯示屏,分辨率為5120 x2880,PPI為218(譯者註:Pixels Per Inch所表示的是每英吋所擁有的像素(Pixel)數目。因此PPI數值越高,即代表顯示屏能夠以越高的密度顯示圖像。),這個參數與配備視網膜屏的MacBook Pro差不多。儘管這個參數本身已經很驚人,但是它並無法真實傳遞實際使用中的卓越體驗。蘋果對入門級5K設備的定價並不低,起步價就是2499美元(如果需要定製配置還要加付差價),但是這款設備對得起每一分錢。
基本參數
27英吋,分別率為5120×2880的視網膜顯示屏
英特爾3.5GHz四核的酷睿i5處理器
8GB 的DDR3內存(用戶可更換增加)
1TB融合硬盤(Fusion Drive)
AMD的R9 M290X顯卡,擁有2GB顯存
4個USB3接口,2個Thunderbolt 2接口,耳機接口,千兆以太網卡,SDXC(容量擴大化的安全存儲卡)卡槽
802.11ac標準的Wi-Fi,藍牙4.0
建議零售價:2499美元
詳情請參考蘋果官網產品介紹
優點
有史以來最卓越的台式計算機
不僅顯示器好,其它配置也非常之高
缺點
售價比較高
設計
蘋果新推出的5K iMac在外觀上與該產品線上的其它產品並無太大的區別,也就是說新版的iMac依然遵循蘋果2012年年底推出的iMac所採用的設計語言。也就是顯示器後部的中間比較厚,這主要是為了容下比較笨重的內部配件,然後從中間向周圍散發厚度越來越低,厚度最低的地方是屏幕邊緣,最低的厚度只有5毫米。然而,顯示器所採用的設計語言沒有改變這一點,其實讓蘋果所取得的改進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畢竟,他們在沒有增加顯示器厚度和體積的情況下,對顯示器的內部進行了徹底的革新,並大幅提升了體驗。
儘管這個工業設計在兩年前就已經出現,但是它在當下依然屬於相當時尚的設計。這款顯示器邊緣之間的黑色邊框和微小的前置鋁面板搭配在一起,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整個顯示器是漂浮著的,而且它在展示其令人著迷的外觀的同時又沒有任何額外的讓人分心的視覺元素。儘管iMac的尺寸並不算小,但是這種纖薄的設計讓搬動和轉移iMac一點兒也不費勁。
在iMac的背部,分佈著各類實用的接口供用戶選擇,包括四個USB 3接口和兩個讀寫速度更加快的Thunderbolt2接口。此外,還有一個SDXC(容量擴大化的安全存儲卡)卡槽,耳機接口(基於迷你光纖接頭mini-Toslink),以及一個千兆以太網卡。這一次SD卡槽還是在顯示器的背部,使用起來與採用厚重設計的老版iMac相比還是有點不方便,但是與集所有功能於一身的優秀設計相比,稍顯不便的卡槽位置根本不值一提,而且我很早就已經習慣這一點了。
儘管把所有接口排布在顯示器背部並不是很方便,但是蘋果已經竭盡全力了,並且蘋果保留了iMac的擴展性,讓這一新款的iMac繼續允許用戶使用內存插槽,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購買設備之後自行進行升級。鑑於使用蘋果自家出售的內存進行升級的價格比在購買設備之後再自行購買內存升級要高出不少,這種擴展性對於用戶而言絕對是一個大好消息。這種升級一開始對於許多用戶而言,都是不必要的,但是在設備使用幾年之後,升級則是很多人的選擇,因為升級之後可以大幅提升設備的使用體驗和性能。
總而言之,蘋果最新的iMac的設計也許與以前的型號沒什麼區別,但是這個設計似乎就是為了5K顯示器的出現而存在的。
性能
新版iMac不僅在顯示效果上無可挑剔,其它各方面的表現也同樣非常優秀。就拿基本配置的型號來說吧,除了5K視網膜顯示屏外,標準配置中還配備了1TB的融合硬盤,這種硬盤的表現要比傳統的機械型硬盤好不少。作為起步配置,8GB的內存也不算低,中央處理器方面則採用了英特爾3.5GHz的四核酷睿i5(其中有睿頻加速功能,最高至3.9GHz),而顯卡方面則採用了AMD的Radeo R9 M290X圖形處理器。也就是說,對於大多數用戶而言這種配置,即使是處理計算密集型任務,比如4K視頻編輯,也是綽綽有餘的。
screen-shot-2014-10-20-at-10-46-31-am
說到4K視頻編輯,你可以從上面的截圖中看到我在Final Cut Pro中編輯4K視頻,我們不僅可以以4K的分辨率編輯視頻,而且顯示器還有剩餘的空間用於展示視頻編輯軟件的編輯界面。儘管為了將預覽窗口最大化以顯示所有的內容我不得不隱藏視頻檢視器,但是始終還是可以進行編輯,而且對於那些需要編輯下一點視頻格式的視頻編輯人員而言,這是一個極大的優勢。此外,編輯視頻的時候回放和實時預覽也相當流暢,沒有遇到卡頓的情況。不過,如果將質量調到最高還是會在實時渲染的時候出現輕微的抖動情況。記住,這可以在編輯完整分辨率的4K視頻,這樣的表現已經相當驚人了。
如果你喜歡打遊戲,全新的iMac還是一台性能強勁的遊戲設備。我在新版iMac上試玩了一下《文明5》,而且將分辨率調到了最高(HiDPI模式分辨率最高也只有3200×1800,因此在iMac的Retina顯示屏上仍需縮放顯示)。試玩之後的感覺是實在是太流暢,相應速度也很快,即使到了遊戲的後期階段地圖上的視覺元素越來越多,依然相當流暢。我還測試了其它動作類遊戲,比如去年上市的《古墓麗影》,體驗也相當不錯。
imac-retina-pshop
在新版的iMac上使用Adobe Photoshop CC編輯圖片也是一種享受,使用濾鏡和其它視覺效果的時候響應速度很快。你還可以直接處理照相機中直接取出來的原始文件,比如我在處理用我的佳能6D拍攝的照片(最高分辨率為5472 x 3648)的時候,我可以直接將照片縮放到100%的大小來處理,放大之後基本填滿了全屏狀態下的Photoshop的整個編輯框。
在同時運行《文明5》、Photoshop和Final Cut Pro X,並來回切換的情況下,iMac的散熱器會啟動,但是在日常使用我們幾乎不可能同時開啟這三款軟件。也就是說,在日常使用中,你基本上不會聽到散熱器的聲音。
顯示器
老實說吧,相信你也已經意識到其實這款新版iMac最重要的變化就是顯示器,而且顯示器也是那些選擇購買或者不購買最新iMac的主要影響因素。如果你也認同這一點,那麼你也必定會同意一點,那就是所有對屏幕顯示質量重視的用戶都應該購買全新的iMac。
screen-shot-2014-10-20-at-11-19-56-am
如果你在配備視網膜屏的Macbook Pro剛上市的時候,或者此後的任意時間從普通Mac筆記本電腦轉換到了採用視網膜屏的MacbookPro的話,你就應該能夠體會從老款的iMac切換到最新的5K視網膜屏幕的iMac的感覺。只不過,這一次的轉換更加令人震撼,尤其是如果你所從事的職業與攝影、視頻製作和設計等視覺處理相關的話。
當然,從事這些職業的人也不是唯一會對此機器感到震撼的人群,所有從事與信息相關的職業的人都會感到震撼,因為新的顯示屏對文本的渲染實在是太美了。如果你不能體會,我這麼說吧,你甚至可以看清楚Pages的dock圖標上面的文字。未來,當我們回看計算機歷史時,會發現此時此刻出現的iMac將會成為計算機顯示質量和清晰度的歷史分界線。你無法在新版iMac渲染的文字上看出任何瑕疵,就跟你看印刷出來的高分辨率的紙質圖片一樣。如果整體都需要呆在電腦前盯著屏幕閱讀和協作的話,這種體驗的改進將更加明顯。全新的iMac讓人覺得,在低分辨率的環境下閱讀、寫作和瀏覽網站是很久遠之前的事情。
imac-retina-text
蘋果在顯示器方面取得的成就需要真正體驗過之後,你才會懂得欣賞其中的美,但是毫無無疑問的是蘋果在這方面已經做得相當出色。從視網膜屏幕技術出現到應用到台式電腦花費了兩年的時間,但是既然現在這種技術已經應用到台式電腦了,絕對是不可能再回頭了。
總結
我們很容會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蘋果推出5K視網膜屏幕的iMac是為從事創意職業,尤其是那些處理視覺作品的人士打造了一款理想的工作設備。然而,蘋果所做的遠遠不至於此,相反iMac的推出意味著為所有經濟上允許的人打造了一款體驗絕佳的計算機。在台式電腦上使用視網膜屏幕,可以說是解決了從事視頻處理、圖片處理和設計的專業人士的迫切需求,但是同時這款設備對普通人日常使用計算機的體驗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顯然,iMac將會滿足任何願意冒險嘗試的人。Mac Pro也許在性能上更加強勁,但是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一台配備了視網膜屏幕的iMac將會是滿足他們所有需求的最佳全能計算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