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在亞洲週刋我有讀過,筆者呼吁港人回到"中間路綫",是語重心長,苦口婆心,但有點流於太過理想,眼前的"香港中國人"之中大致如台灣差不多,分成三等份;三分一是反政府反共,三分一是擁護政府的,餘下的三分之一大概就是所谓中間派,不太理政治鬥爭,只想平穩安樂過太平日子之沉默的一群。
前兩群人都是打風打唔甩的鐵票份子,要改變他們幾不可能,若真要反政府反共者回到中間唯一只有用老共的強壓手段,但這不符合HK基本法和老共的原意,除非这群人搞的行為是威脅到整体國家安全(例如革命或恐佈活動)和香港的經濟命脈(例如佔中),否則會任由之,比較有利。
另外那三分之一擁護中港政府者其實是起了一個天枰之平衡作用,觀察近年來两派的鬥爭起伏情况可見一二,當以前反對派只是口up up沒有太大殺傷力時,擁建制派亦平淡如水,但一旦反對派越过某一界限,例如這一兩年來變本加厲的出界行為發生時,這三分一擁建制人群就會自自然然出來做一些"平衡"的動作去化解危機。
和台灣一樣,大家都在盡力去爭取中間派那三分之一人口,誰能在這個範籌拉得多人,誰就贏得漂亮,過去十多年來中央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以致輸給了西方的打手肥佬泥,然而亡羊補牢未為晚也,阿爺近年資源豐富,亦在很多方面努力鞭策,以求爭回失的半壁江山(人心),看來需要許多年的努力才會見效,尤其是爭取年青人,中央政府是事倍而功半,我個人則不太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