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481|回覆: 1

[新聞時事] 转---习近平支持阿根廷马岛主权一石四鸟!

  [複製鏈接]
簽到
956

433

主題

568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4-7-21 21:59: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文仅为转载,并不代表本人同意作者的观点。实际上,我倒是没有作者那么乐观:国际政治是一盘大棋,每一步走的好不好,有待时间检验。       
据新华网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根廷共和国18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根廷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习近平主席重申坚定支持阿方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要求,支持根据联合国相关决议,重启有关谈判和平解决这一问题”。

    虽然这不过是一个道义支持,然而,它在相关国家所产生的新闻冲击波,或许和当年百万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雅鲁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此支持极大增强了阿根廷夺回马岛的信心,其意义比中国将在阿根廷建核电站有过之而无不及。对阿根廷来说,痛失近在咫尺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其对全体国民心里所造成的创伤,恐绝不亚于当年鸦片战争中国割地赔款香港被英国占领。在此背景下,能获得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公开支持,无疑会在阿根廷全体国民心中,产生远比夺得绿茵场大力神杯更大的喜悦。其不仅会使举国上下对习近平之行留下难忘的印象,同时,还会极大地增进中阿两国间的传统友谊。

    其次,此支持对英国来说不啻于又是一次严正警告,颇显对英国某些热衷对中国问题说三道四政客进行朗朗打击的色彩。2012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参加中阿两国建交40周年活动时,在签署的联合声明中公开表态支持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要求。其原因,就有用行动抗议英国首相会见达赖的因素在其中。此次习近平重申这种支持,同样也有对英国政客意欲粗暴干预中国内政行为进行警告的意味。英国副首相克莱格日前曾放言干涉香港事务。面对如此行径,用支持阿根廷主权要求以示警告,可谓事出有因,英国政客除了默默忍受又可奈何?

    其三,此支持大有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进行“回敬”的意味,可以堪称是继决定撤离981钻井平台后的一步妙棋,简直就像是用卧槽马对白宫进行“将军”。美国为了实现其重返亚太的目的,不惜耗费巨大精力对中国周边国家尽显百般拉拢之能事。甚至还对中国在南海的981钻进平台又是品头论足,并且数次派侦查机超低飞行进行窥视。纵观世界各国,唯一能对美国马首是瞻亦步亦趋的恐怕非英国莫属。此次对阿根廷主权要求支持,既有杀鸡给猴看的韵味,也有直接出手布棋让美国瞧的成分。尤其是除支持阿根廷主权要求之外,还要将在阿根廷兴建核电站,简直无异于在美国家门口来了个象棋中的卧槽马。其对美国所产生的心里不安,恐怕要绝对胜似在南海搭建钻井平台。

    其四,此支持等于再次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的韬光养晦时代业已结束,已经在管理世界事务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曾几何时,邓小平“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等韬光养晦讲话,一直是中国进行发展的座右铭。如今,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已经完全有能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才有了习近平的此次拉美之行。其所显示的战略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同诸国签署协议的落实,相信其定不会输于美国的重返亚太。

    习近平拉美行可谓看点多多亮点连连,既不失中国古代远交近攻的战略智慧于其中,又收到了传播中华文明广结善缘的硕果。尤其是在支持阿根廷马岛主权要求时所产生的一石四鸟效果,更令人为之称道,值得关注,更值得期待。
發表於 2014-7-22 16:58:10 | 顯示全部樓層
來而不往,非禮也!
美國騷擾中國的南海,等于搞中國側面的腋下,
中國回敬美國之後花園,等于狠狠地在美國的後庭插進去!
拉美各國長久以來受到美國霸權主義不公不義的政治和經濟壓詐,一直礙於國力薄弱,難以反抗,敢怒而不敢言,少數如委內瑞拉之查韋斯等反美領袖最後亦被暗算,不得善終,現中國以一個平起平座,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角色出現和一眾諸國簽署最高戰畧伙伴關係乃一家便宜多家着的好事,在情,在理,在利都是一拍即合,水到渠成,。
其實,自從習李上場,這種"好戲"都是一部接一部,部部都是賣個"滿堂紅",國國唯恐"執輸",乃人心所向,現在皮球在美國一方,如何反制中方這一輪的猛烈攻勢,要看美能否调整對發展中諸國之國策能否放下一貫的"老大"心態",成世都係"你老美"着數晒,而家有機會我仲唔發圍作反咩?
平淡是個人之福。平安是家庭之福。
平穩是國家之福。平靜是全球之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1-14 00: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