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解釋當初羅大佑在製作這張唱片的背景,那時是在1989年北京學運,也就是六四天安門前後,因此整張唱片的基調是十分具有批判性,批判的當然是北京當局血腥鎮壓民主的暴行.因此唱片出現了二種版本,一個是台灣版,另外一個是大中華版.二種版本相差了一首歌,台版收錄的是台灣精品的廣告歌曲”明天的太陽”,是一首歌頌MIT(MADE IN TAIWAN)的八股歌曲.大中華版其實就是港版,收錄的是另一首”侏儒之歌”,暗諷鄧小平是屠殺人民的血腥劊子手,另外幾首如”京城夜”,”黃色的臉孔”,”不變的結局”都是和六四相關的歌曲.很諷刺的是台版刻意不收”侏儒之歌”,似乎在那時隱約有政治介入的痕跡,另外一種說法是因為這首歌比較晚完成,而來不及收錄台版,所以補收入港版.我個人是偏好港版的設計,是以紅底黑字,愛人同志是以簡體的”爱”字,正好配合整張專輯十足的”中國”味.另外戀曲1990是其中經典情歌,羅式曲風在這張專輯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也是羅大佑的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