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杯色澤金黃、散發濃郁香氣的威士忌,必須經過發芽(Malting)、糖化(Mashing)、發酵(Fermenting)、蒸餾(Distilling)以及熟成(Maturation)等5大基本步驟,才有辦法從結實飽滿的麥芽、穀類,化身為風靡全球的威士忌。然而,近來威士忌界有個新名詞逐漸嶄露鋒芒,也就是「新酒」(New make),令許多威士忌迷感到相當好奇。
依照威士忌傳統釀造製程,發酵後的酒液(Wash),必須經過2次至3次蒸餾,萃取出濃烈的酒精,依2次蒸餾流出時間的先後順序,可分為「酒頭」(The foreshots)、「酒心」(The cut)及「酒尾」(The aftershots);由於酒頭和酒尾的酒精濃度不足且不夠純淨,因此會被剔除。
「新酒」即是經過蒸餾程序,但尚未經過橡木桶陳年熟成的烈酒。
而保留下來的酒心,即是所謂的「新酒」,也就是經過蒸餾程序,但尚未經過橡木桶陳年熟成的烈酒;新酒外表看起來純淨透明,所含有的酒精濃度,會因為使用不同蒸餾器進行蒸餾而有所不同,但放入橡木桶之前,大多會再調降至最適合熟成的酒精濃度,大約為63%或64%左右。
根據蘇格蘭法令規定,必須經過橡木桶熟成陳年三年才可以稱作威士忌,所以新酒還不能被稱為威士忌,目前市面上也無通路販售;但它依然可被飲用,風味獨樹一格,惟獨要注意新酒酒精濃度較高,較適合小酌,不適合豪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