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經濟文章表面看似簡單易明,但內裡卻包含了許多經濟學上深奧的看法和推斷,亦從中,美兩國之整個國家的根本结構(包括社會,政治)去思考。
其實,中,美兩國之人口结構和平均人民教育水平有很大分別,加上兩國政府對產業之參與和干預程度亦有非常大之落差,不可能謂中國想去學習美國最能學到,或有可能最多只能作為参考或借鏡,中國近年政府積極施政欲把國內大部份低端產業升級或作根本的淘汱,以讓出人力來轉型中,高端和社會上的服務性行業,把人民平均收入拉高,而實際上其成績亦做得不錯,民間平均收入在近年幾以每年十巴仙左右提升,只需看看出國旅遊,留學之人數就知分曉。
而美國之產業结構基本上是早就脫離了低端和中端多年,人力,智力,財力都大量集中在高端或金融,服務,跨國等高資本集中行頭上,中國目前雖努力升級,類似美國矽谷式都有;如騰信,馬雲等,但畢竟相去甚遠,要正式學到老美,看來還有漫漫長路要走,首先要走的是如何引導國內大學生年青人多走開發,創新的路,國家政策亦要盡量加以資助去鼓勵和配合,如果做得好此點,甚而會產生黑洞效應,把海外,外國的人才也吸收進來搞創造,屆時方有力一言和世界產業列強爭一日之長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