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727|回覆: 23

[新聞時事] 民調的可靠性 ---- 陳莊勤的「沉默的螺旋」[轉載]

   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2-8 22: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民調的可靠性  ----  陳莊勤的「沉默的螺旋」[轉載]



【明報專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2014年1月份網上公布特首的最新評分是不足49分的48.9分,立法會議員田北辰的評分是52.6分。
每次看到民意調查機構公布市民對特首、主要政府官員及政治人物的民調評分的報道,說某某有50分以上及格、某某有50分以下不及格的時候,我總有兩個疑問 :(一)這評分的分數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二)除了簡單的一個49分或52.6分的分數外,還有沒有更能反映真實民意的民調結果表達方式?

有否更能反映真實民意的方式
有了這兩疑問,我上網查看了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及中大亞太研究所民調計劃的網站,希望找出這些對特定對象進行民調計算評分的方法。發現公開的資料中列出了提問問題內容、抽查電話訪問人數、回答的人數及給予評分的人數,然後公布結論是評分是多少分。但兩個大學的民調計劃都沒有列出計算出最終評分的計算程式。
世界民意研究學會(World Association for Public Opinion Research)(簡稱WAPOR)網站中所列出的WAPOR專業操守中就關於民調報告列出了每個完整的調查報告應該包括的14項闡釋,其中要求報告除了須包括(d項)抽樣方法、類型及程序;和(f項)回應率、拒答率;還須包括(g項)詳細描述報告內數據的評計程序,包括成功樣本數目及用作調整原始數據的加權程序(a description of estimating procedure (if any) and/or weighting procedures used to adjust raw data)和(h項)詳細描述所應用的調查方法(a full description of the method employed in the study)。
為此,我分別於去年12月及今年1月兩次向兩間大學的民調/民研計劃發電郵查詢對象進行民調計算評分的計算程式,並且問兩間大學在哪些渠道可以找到公布的計算程式。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沒有回覆我的電郵,中大亞太研究所民調計劃在收到我的第二次電郵後回覆了我,就我的提問,亞太研究所民調計劃的回覆是這樣:
「以評分數(rating)計算的變項,例如對特首、三位司長、特區政府管治班子整體表現評分。變項的量度為0至100分(0分為最低至100分為最高,50分為及格,分數愈高表示表現愈好)。評分的指標以平均分(即算術平均數arithmetic mean)表示,其公式為(見圖)。」
亞太研究所的回覆中說明受訪者說「好難講/不知道」的及「拒絕回答」的會被扣除不計算。
民調詢問要求受訪市民評分的題目是:「請你用0至100分評價你對特首梁振英支持程度,0分代表絕對唔支持,100分代表絕對支持,50分代表一半半,你會畀幾多分特首梁振英呢?」從中大亞太研究所的回覆,我的理解是簡單來說,評分是評分數總和除以給予評分市民的總數得出的一個平均數(arithmetic mean)。

大膽舉的兩個例子
對於這樣的評分程式而得出的評分(rating)作為具結論性評分,我覺得並不全面,甚而會出現偏差。
我大膽舉個例,假設某一次民調對特首的評分為不及格的49分。而假設這次民調有1000名被抽中的市民回應了及給予了不同的評分。為舉例目的,假設這次民調中40%的人給50分,20%的人給70分,10%的人給80分,另外卻有20%的人只給35分,更有10%極端不滿意特首的人給0分。那麼計算下來平均分只有49分,被評為不及格,但如果從給分的人數分佈來看,可以看到給50分或以上評及格的人數卻是佔總納入計算人數的70%(表一)。
mingpao1.gif

表一

我又大膽舉另一反例,假設某一次民調對特首的評分為及格的52.6分,而同樣假設這次民調有1000名被抽中的市民回應及給予了不同的評分。為舉例目的,假設這次民調中40%的人給予不及格的49分,有20%的人給35分,10%的人給20分,同樣有20%的人給70分,但卻有10%超級「梁粉」給100分。那麼計算下來平均分達到52.6分,被評為及格,但如果從實際給分的人數分佈來看,可以看到給予50分或以上、評及格的人數卻只佔總納入計算人數的30%(表二)。
mingpao2.gif

表二

在一般人心目中,50分這及格分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但單公布民調受訪市民評分的平均分而不公布實際不同評分人數分佈的比例,絕對是一個不完整的民調結果公布;至少,沒有不同評分人數的分佈,使得單一數字的評分失去了應有的意義。極端情況,還可能出現如上述舉出的假設例子的誤導情況。
這些民調結果以評分來表達可能出現的不全面,很少人提出,但這些定期公布的評分卻同時在塑造人們的思想導向和判斷,變成了民調本身並不單單在反映民意,也同時在以定期公布評分來塑造民意。我不敢把民調評為如一位專欄評論員所說「民調機器多已淪為泛民暗器」(1月19日《東方日報》),但民調機構保持中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事實卻是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受「和平佔中」秘書處委託舉辦「『和平佔中』商討系列」,但同時又進行對和平佔中的民意調查,那我感覺有問題了。就如今天香港主流報章當中很多記者既參與「和平佔中」,同時又在每天在加上個人立場來報道「和平佔中」。報章的公信力隨之下降是必然的。這垃圾現象就如曾在1972年揭發水門事件的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伍德沃德(Bob Woodward)所說:
''There is a garbage culture out there, where we pour garbage on people. Then the pollsters run around and take a poll and say, do you smell anything?''
我不是學者,也不是寫專欄的評論員,我只是一個口痕筆癢的律師。因此,在寫這篇文章時曾與一些朋友討論。我的一些朋友對我說,「你這樣挑戰權威、挑戰已深入民心的固有觀念,肯定會有人把你圍攻」,因而勸我還是不寫為好。
那使我想起2012年9月我寫了一篇質疑反國民教育運動中究竟是政府在意圖洗腦抑或是一些人已在對年輕人進行洗腦的文章。那篇文章刊出後在網上廣為流傳並且被圍攻,一位無線電視的記者打電話給我,說我的文章觀點另類,與媒體一面倒的指國民教育為洗腦的並不一樣,要求我接受訪問。我拒絕了,並且問這位記者,真的沒有人與我觀點相同的嗎。這位記者對我說他問了一些學者,確有不少學者也持與我相同的觀點,但這些學者對這位記者說因為怕觀點公開後會被人圍攻,而竟然沒有一位敢接受無線電視這位記者的訪問說出他們心目中的觀點。
新的一期《亞洲週刊》因為《明報》換編輯的事而這樣說:「面對《明報》換編輯事,許多人採取沉默態度,許多人不敢說話,正因為香港的政治氣氛被冷戰心態綁架,只准許與自己立場一樣的聲音,嚴重剝奪人們的政治自由,製造『寒蟬效應』……白色恐怖的寒蟬效應,也使不少學術界與媒體人不敢吭聲,認為會被毒罵,尤其是在網路上,會被那些可能只是少數激進的憤青所包圍毒舌一番。」
我想,我親身從無線電視這位記者聽到的和《亞洲週刊》的觀察說明了近年來社會上輿論一面倒的原因。
曾任世界民意研究學會(WAPOR)1979至1980年會長德國社會科學學家Elisabeth Noelle-Neumann在1974年時提出了「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理論。「沉默的螺旋」理論的主要概念是:如果人們覺得自己的觀點是公眾中的少數派,他們因恐懼被孤立或攻擊而不願意表達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們覺得自己的看法與多數人一致,他們會勇敢的說出來。而且媒體通常會關注因一些人多言而形成的多數派的觀點,漠視因比較少人說而變成少數派的觀點。於是少數派因恐懼被孤立而聲音愈來愈少,多數派的聲音愈來愈大,形成一種螺旋式上升的模式。

白色恐怖的寒蟬效應
在主流媒體一面倒地反政府的時候,媒體和香港所有政客不論泛民抑或建制均只一味攻擊政府而從不對政府做對了的事公開表示肯定、人們也因恐懼被孤立而沒有人敢對政府做對了的事說半句肯定話的時候,我悲觀地相信「沉默的螺旋」正應驗在現今的香港社會,白色恐怖的寒蟬效應在慢慢地迫使純良的大多數人們變得冷漠。
香港大學學生會最近尋回了失去了的1970及1980年代的學生會評議會會議紀錄。從紀錄中他們不難發覺那些年頭反共民主派學生提出對共產中國「愛之深、責之切」「是其是、非其非」。這些當年民主派學生不少是當今泛民及支聯會的頭頭。但似乎今天他們對中國、對香港只有「非其非」,甚而是嘩眾取寵地「非其是」而沒有了「是其是」的雅量、胸襟和honesty。我想沒有一個政府所做的會是全是錯而沒有一樣是對的。但在泛民口中,政府卻是一無是處。我很迷惑。扶貧、雙辣招壓抑樓價覓地助年輕人置業、停止雙非、打擊奶粉水貨保障本地母嬰權益,這些現政府的政策全都是對的。泛民不但沒有「是其是」,聽到的更是政治學博士公民黨陳家洛先生為了攻擊梁振英先生而將梁振英先生與在1989年被羅馬尼亞人民推翻、不足三天便被秘密審訊及連同太太一起被秘密處決的獨裁者壽西斯古相比相提並論。這種嘩眾取寵之言不單不倫不類,簡直是離譜地因個人不喜歡梁振英先生便對人不對事以執行私刑對付倒台領袖的外國例子來在香港散播鼓吹仇恨。

需要更多敢言的人站出來
也許,泛民這些totally undignified的不倫不類離譜言論已講得太多太久了。香港今天那一面倒的為博出位而刻薄、非理性和不饒人的輿情並不反映香港社會仍然理性溫順敦厚的主流民情。應該是有更多人站出來點出這些荒唐行為、扭轉那「沉默的螺旋」的時候了。
有一句很多人認為是18世紀英國政治家Edmund Burke所說的名言:
''The only thing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for good men to do nothing.''
香港絕不容任何人透過抽廣告來控制媒體,但同時更需要更多敢言的人站出來打破近年來被那些嘩眾取寵的政客、早已具政治立場而失掉客觀中立和公信的學者和媒體在輿情中製造的「沉默的螺旋」。
發表於 2014-2-8 22:04:07 | 顯示全部樓層
的確有時, 有人會利用所謂民意來達到目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78

主題

1萬

回帖

4萬

積分

超級元老

good reader

積分
46965

「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萬千寵愛勳章

發表於 2014-2-8 22:25:3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hkwatcher #1 的帖子

既然是民意,應該反應民意,也理應受到重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2-8 22:27:08 | 顯示全部樓層
下面嗰個公式,n咁多年前好似見過,而家見番頭刀大埋!

一個民調,洗唔洗咁複雜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2-8 23:04:51 | 顯示全部樓層
patrickchui2001 發表於 2014-2-8 22:27
下面嗰個公式,n咁多年前好似見過,而家見番頭刀大埋!

一個民調,洗唔洗咁複雜啊!

學者嘅報告文章一定要認真嘅嘛 !
況且既曾學過, 再學而時習之, 不亦樂乎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2178

回帖

1060

積分

金牌會員

積分
1060
發表於 2014-2-8 23:08:21 | 顯示全部樓層
一個問卷調查,有心設計,系好容易會得到與設計人期望接近的結果的。
從所述的調查方式來睇,一般都是用1--9分,或者1-5分這樣的方式來獲取調查對象的傾向性意見。而家用0-100的區間,加上提問時的一些暗示,就會好容易產生偏差,且意義不大。

例如你話要評論CY執政能力高或低,評分38和40有麼區別?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4809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雙子座」勳章「車迷天地」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萬千寵愛勳章

發表於 2014-2-8 23:09:19 | 顯示全部樓層
民调?我只知道我从来没有接受过类似的调查访问。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2-8 23:15:44 | 顯示全部樓層
呢啲所謂民調一啲都唔可靠,只係益晒啲政棍同傳媒,佢地鐘意點吹、點寫都得

上次立法局選舉已經証明咗票站民調係唔 WORK 架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2-8 23:16:10 | 顯示全部樓層
都係愚弄人的把戲
歡迎來到寵物世界
http://141hongkong.com/forum-47-1.html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2萬

回帖

100

積分

禁止訪問

狂蜂一號

積分
100

「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究極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4-2-8 23:29:11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2-9 00:20:4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hkwatcher #1 的帖子

民意是代表大多數人的意願,從政者應該跟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2-9 00:51:47 | 顯示全部樓層
趨向主流意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976

回帖

7893

積分

高級元老

積分
7893
發表於 2014-2-9 01:00:42 | 顯示全部樓層
C兄,Thanks for information.  But all the time who cares about that.  你有你講,我有我做,吹牛逼!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件看不穿;
不見五里豪傑夢;無花無酒鋤作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2-9 01:06:06 | 顯示全部樓層
極歡迎民意循正途收集,當然有政黨中意自製民意代表其他市民,對此行為本人極度反感!
又要威,又要戴頭盔!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2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友誼大使」勳章「體育精神」勳章究極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4-2-9 03:19:37 | 顯示全部樓層
I am totally agree
  1. 香港絕不容任何人透過抽廣告來控制媒體,但同時更需要更多敢言的人站出來打破近年來被那些嘩眾取寵的政客、早已具政治立場而失掉客觀中立和公信的學者和媒體在輿情中製造的「沉默的螺旋」
複製代碼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2-9 04:45:12 | 顯示全部樓層
民調刀可以作為一種意見, 最少容許大家諗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2-9 07:33:14 | 顯示全部樓層
就算民調數據可靠
仍可扭曲解讀
各國政府都善於此道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2-9 09:32:31 | 顯示全部樓層
唉....當民調都變成一種工具
我要搭船.....但唔要沉船!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6228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2530

百萬富翁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4-2-9 11:03:37 | 顯示全部樓層
政治係需要包容,民調中立性有問題!
What goes up has to comes down, that includes your dick!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405

主題

1萬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汝世模僧

積分
100

「神州之星」勳章「友誼大使」勳章百萬富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萬千寵愛勳章千億富豪勳章「性愛專家」勳章精華帖王勳章群組紀念勳章論譠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4-2-9 14:21:02 | 顯示全部樓層
無Q用的民調.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1-11 18: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