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551|回覆: 3

[其他] 新加坡定位的啟示

  [複製鏈接]
簽到
1441

471

主題

387

回帖

11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10

「友誼大使」勳章

發表於 2013-10-30 00:53: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董建華上任特首之前拜訪新加坡,在李光耀官邸住了三天;回港後表示要繼續做生金蛋的鵝--香港必須是經濟城市,並鋪出一系列的鴻圖大計。可惜香港回歸後變成政治城市,加上董老生不逢時,亞洲金融風暴把香港害得雞毛鴨血,董老最終黯然「腳痛」落台。

1997年之後的新加坡同一命運,雖然沒有八萬五魔咒,若加上坡幣貶值,樓價下跌七成多…

十五年後的今天;

坡幣與港幣1比6.7,直追美元。

最高樓價的區域尺價約HK$30,000,政府出辣招;交易稅25%,炒樓的自然頭痛。但公民呢;廉租屋成本價出售,政府津貼80%,余20%分30年供,若仍然沒有能力購買,可住廉租公屋。總之政府保證新加坡公民一定有樓住,而且居住面積的寬敞使得港人汗顏。

新加坡在中國大陸購入的土地早已大於新加坡,而新加坡計劃填海面積為本身的50%,現已完成20%,反對聲音呱呱叫--來自馬來西亞。填海泥土購自印尼的小島,開出的平地,有些與印尼租借100年,移民去發展農牧業,供應新加坡。這些開山劈石的工程引人大量外勞負責。家傭工資HK$4,500,另繳$4.500給政府,用於協助失業者。新加坡人平均工資約二萬港元。星期天大多數店舖休息。

土地發展規劃清晰,所以給人的印象是井井有條。

馬來西亞尖子免費到星讀大學,畢業後必須在星工作五年,事實上新加坡機會比馬來西亞大,而且五年內多數人會在星結婚生子,馬國出生的精英就變成「為星所用」。新加坡缺水,沒有水塘,獨立後由馬國根據合同廉價供水,部份處理後的水卻高價反銷馬國。但合同滿了之後,這個格局必然改變。可是,李光耀在立國之初已經深謀遠慮;把臭若溝渠的新加坡河整治,變成可食用水,再加上發展海水化淡,用水問題便可安心。

地理位置與擁有深水港的關係,星洲貨運業已超越香港,同樣是開放城市,星洲比香港顯然國際化得多。因為新加坡的定位是經濟城市;至於政治呢?哈哈哈!


六十年代新加坡人最少通六種語言;英、巫、潮福、客、粵、印等,所以我們以為星馬人都有語言天才。其實非也,只是他們必需花大量時間去學習不同語言而矣。今天;法定語言有英、華、巫、印四種。英文是官方語言,也是教育使用語言,巫文是國語,中文是華語(普通話),學生除英文外,可選擇另一種為第二語言,所以全國人都能用英文溝通,(華裔講華語),其它的方言新一代已經不大懂了。可能避免爭拗,路名等使用的全是英文。

新加坡人自稱佛國,不是宗教的佛,而是罰款的罰,一切條文清楚,明碼實價,而執法者效率奇高,絕不手軟。有死刑、刑事犯有機會打籐,蠱惑仔什麼都不怕,但一定怕打籐--鞭鞭見血,痛徹心脾,而且保證永留疤痕。

言論自由當然有--只限於某一公園之內,離開之後繼續講就有可能構成刑事案,若內容涉誹謗(未有真憑實據的指責),必被政府告到傾家蕩產。



結果;大量馬國人到星消費、強國人當然也不少、西方遊客比香港普遍得多。香港雖有地利,但有錢的大陸人會逐漸選擇星馬泰,剩下窮的大陸人來港獻世,滿足我們的「優越」感好了!

新加坡唯一落後於香港的,是從來沒有遊行示威。占中?講講也會打籐。

<font color="Red"><strong>道理上,任何選舉,目的是選賢能領導國家。所以選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手段 (選舉)方式可以不同,只要能達到選出賢能這目的就可以了。這點是清楚的。但,好不幸,現實上,賢能是長期培養,長期考查出來的,不是由平庸民眾依媒體

433

主題

568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發表於 2013-10-30 14:14:0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我係分身 #1 的帖子

I do not thing HK want to be a city of politics, while some crazy guys make it so, and damaged economy of HK. And what's more, if this kind of situation continuous, HK will lose all the opportunities and keep fallin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535

回帖

460

積分

中級會員

積分
460
發表於 2013-10-30 21:19:39 | 顯示全部樓層
高下立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0-30 23:01:09 | 顯示全部樓層
以前大陸有幾句顺口溜
到了北京才知自己官小、到了上海才知自己錢少、到了海南才知自己身體不好、到了台灣才知文革还在搞。現要加多一句:
到了香港才知示威没完没了。
平淡是個人之福。平安是家庭之福。
平穩是國家之福。平靜是全球之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11-10 10: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