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761|回覆: 3

[其他] 蘇偉文: 波士頓可借鏡 再思港金融前景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10-9 23:11: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3年10月2日

蘇偉文
波士頓可借鏡 再思港金融前景

上個星期筆者去了美國公幹了一個星期,總共去了三個城市,行色匆匆不在話下,但在波士頓短短的兩天裏,感受到這個城市的金融力量,也提供了不少對香港金融發展的思想空間。

筆者並不是第一次到訪波士頓,求學時期和工作上也多次到波士頓作學術交流,只是今次的印象最為深刻,尤其是在拜訪數個總部設在波士頓的基金經理後,不禁讓人替香港在基金資產管理上的發展感到憂心。香港在基金業務的發展上,除了是遠遠落後於波士頓之外,更是在區域內給新加坡比了下去,在上海自由貿易區開張之際,香港金融業面對的競爭已是與日俱增。

保險及基金業聞名

波士頓是美國新英倫地區最大的城市,全城土地面積一百二十五平方公里,以面積計算是香港的大約十分之一,而該城巿人口約有五十九萬人,是香港的百分之八左右,和香港一樣,波士頓的工業也曾有過一段風光的日子,但隨着製造業的式微,波士頓也轉向服務業發展,金融業在波士頓有着重要的地位,波士頓交易所是全美第三歷史悠久的證券交易所,在證券交易上波交所比不上紐交所或是納斯達克市場,但波士頓的基金管理業務卻是異常蓬勃,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基金業在波士頓的發展更是令人津津樂道,也由於基金業的帶動,波士頓也成了一個頂級的金融城市。

從一個宏觀的角度看,一個經濟能量強大的國家,是可以容納多個金融中心。以美國為例,紐約、費城、芝加哥、波士頓、三藩市等城市都有股票交易所,所以它們都可以說是金融中心;然而,可以在環球金融中心傲視同群的只有紐約。相對紐約來說,其他的金融中心有不同的地位和優勢,費城是多項期權的買賣中心、芝加哥是衍生工具的重鎮、三藩市是連接美國東岸的交易時區、波士頓則是以保險和基金聞名,不同的城市在金融業上各自有其空間,更重要的是它們將各種業務分散了,不會將所有金融業務過分集中在一個城市,在戰略上和安全上這是對的,特別是在反恐的層面上,分散了的金融業更有其實際的考慮。但有一點我們可以注意,就是每個金融中心都有其定位,即使強如紐約也不是將所有金融業務獨攬,波士頓在基金業的出色表現,除了鞏固其城市地位之外,更讓其金融業在美國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香港來說,本港的金融地位角色如何,卻值得我們深思。中國的經濟實力上升當中,在未來中國的經濟實力當然可以容納多個金融城市,香港相信會是其中之一。可是,香港會扮演著那種的角色,卻是我們要注意之處,一直以來香港都是以環球金融中心的定位來自居,但在中國經濟實力上升之際,上海金融業的崛起,將來香港和上海在金融業上的競爭是難免了,香港是否能像紐約般獨領風騷,除了要看自己的努力和優勢之外,也還得看國家政策的支援,現在上海的自由貿易區開幕了,在人民幣資本賬下有開放的試驗,香港的金融業務面對的挑戰多了。

高等教育實力雄厚

從波士頓的經驗來看,假如一個金融城市在一些金融業務上有其獨特優勢,即使當不了國家的金融龍頭,其金融地位也可以是首屈一指的,也對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香港除了要全方位的發展金融業之外,是否也要在一些金融領域又專又精?

在金融業的發展上,人才是成敗的關鍵因素,在這金融人才培育這方面,上海政府的投入是人所共知的,香港方面是否要主動一點?波士頓的高等教育實力雄厚,附近有一百所等院校,當中包括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提供了充足的高端人才,香港在這方面卻是受制於眾多因素。

波士頓之旅給了筆者很多的思考空間,上文提到的其實只是蜻蜓點水的意見,但香港金融業面對愈來愈多的挑戰,我們實在是不能坐視不理。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



■美國波士頓面積是香港的十分之一,和香港一樣,當地工業曾有風光日子,隨着製造業式微,也轉向服務業發展,金融業佔美重要地位。 (彭博圖片)

30

主題

7093

回帖

1萬

積分

超級元老

積分
12400
發表於 2013-10-11 04:41:11 | 顯示全部樓層
This article is worth reading and the conclusion made by Professor So is sound.  In my opinion, HK will lose in the battle with Shanghai to be the biggest and most important financial centre of China.  This is mainly because Central government will not trust HK and put all her eggs to HK.  In the eye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K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western countries like the US and UK; and it is commonly known that most financial sharks are "wall street" expert and Jewish.  The stability of financial system is obviously an important element for a country to be stable, s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ll not rely much in HK.  I think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id have hope in HK in the past.  But with the launch of the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this hope is not existed.  So HK should position herself to be a regional financial centre like Boston and Chicago, HK will not and has no hope to be the New York of China.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0-11 16:16:03 | 顯示全部樓層
香港的大學近年收很多內地学生
並提供豐厚獎学金予內地尖子
看得出來香港將來的定位是「為祖國培養金融人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30

主題

6305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積分
100

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百萬富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

發表於 2013-10-13 15:04:2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vincen_k #1 的帖子

GOOD INFO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4 00: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