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23|回覆: 2

[其他] THE LEX COLUMN 2013年9月30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9-30 23:26: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3年9月30日

THE LEX COLUMN       
中國的共產式電影業

2009年上映的《建國大業》是一部政治宣傳意味濃厚的中國歷史電影,主要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獻禮。此片票房超過6千萬美元,因為有大量中國演藝界的重量級人物參與,而且所有政府員工都有贈票。然而,這部電影未能獲得內地年輕一輩的城市物質主義者垂青,他們覺得這是一部沉悶的電影。

內地市場潛力大

內地電影業一直沒有什麼改變,官僚主義和嚴厲的審查制度持續肆虐,但仍然不斷吸引投資流入,因為內地市場實在龐大。

中國首富王健林上周表示,他打算斥資80億美元左右,在中國東岸城市青島興建一座有700足球場那麼大的影視主題公園,風格是迪士尼樂園與荷里活片場的混合體。這個浮誇的計劃並不像表面看來那麼怪異。

王健林是地產發展商大連萬達集團的創辦人,而大連萬達是內地最大的電影院持有人。王健林去年以26億美元收購了美國連鎖影院AMC Entertainment,現在希望利用AMC在電影院方面的專業知識來開發中國市場,賺取更多利潤。

私人製片商發展難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僅次於美國,今年上半年的電影票房收益大升了36%,至18億美元,預料全國電影院數目可在年底前增至近5000家。

然而,內地市場雖然潛力巨大,但私人投資者要從中獲利並不容易。香港上市的橙天嘉禾(1132)一直拓展內地及鄰近地區的影院網絡,而且有不俗的利潤。但上市電影發展商發現他們很難與中國電影集團等國營製片商競爭,例如只有國營製片商可以分銷外國電影,令私人製片商需要在海外尋找共同製作的機會,以繞過內地的限制。

在美國納斯特市場上市的電影發行公司保利博納,今年上半年的營運盈利只有190萬美元,主要原因是政府補貼。深圳上市的華誼兄弟為了開拓電影意外的利潤來源,一直有投資網上遊戲。這就是演藝事業──共產式的。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僅次於美國,今年上半年的電影票房收益大升了36%,至18億美元,預料全國電影院數目可在年底前增至近5000家。 (彭博圖片)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 20:29:36 | 顯示全部樓層
2013年9月30日

THE LEX COLUMN       
美國再向「懸崖」走

美國現在的面對的問題不是預算及借貸危機,而是這種「玩命」的行為竟然得到容忍。

是的,聯邦政府的確出現分裂。民主黨人控制了參議院和白宮,共和黨控制了眾議院,但在之前的開支及債務爭拗期間及其後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美國政府債券孳息跌至歷史低位,而股市大升,儘管財政爭拗不久又會到來。如果沒有金融市場的報復行動,華盛頓的反妥協趨勢看來是完全合理的。

預算和債務上限這兩場財政大戰將於未來幾周碰頭。如果國會和白宮無法在開支方面達成共識,聯邦政府將從10月1日起停止運作。更嚴重的是,如果國會不提高政府債務上限,那麼美國將無法支付現債務的利息。

這些爭拗可以追索到2010年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取得眾議院的控制權後。在20107月,共和黨以提高債務上限為籌碼,迫使奧巴馬接受削支措施。標普500在那兩周間下跌了差不多五分之一,但即使外界正在討論拖債可能,而信貸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降低了美國聯邦政府的信貸評級,但美債孳息仍下跌了差不多2厘。到2012年12月,「財政懸崖」討論過去後,債息仍然維持在低於2厘,而標普500上升了超過四分之一。今年到目前為止,標普500上升了五分之一,而債息升至接近3厘,但不是因為財政爭拗,而是貨幣政策憂慮。

令人比較安心的是,雖然美國面對政治危機,但相對於其他地方來說,投資和營商環境仍然比較安全。經濟正緩慢但穩定地增長。在經濟增長和2011年推出的緊縮措施下,財赤正在縮小。而且,美國擁有一家非常獨立的央行,貝南奇(Ben Bernanke)面對暴躁的政客仍然能夠不動如山。

不過,上次的妥協雖然成功把國家從懸崖邊拉回來,但卻令國會和白宮今次更能讓步。政客似乎決心要測試美國擁有多大的信心。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奧巴馬再次面對「財政懸崖」這個頭痛問題 (彭博圖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74

回帖

203

積分

中級會員

積分
203
發表於 2013-10-1 20:47:21 | 顯示全部樓層
2013年9月30日

THE LEX COLUMN       
Vestas有望重振雄風

什麼叫做天衣無縫的時間配合?在上周五聯合國全球氣候大會來到尾聲之際,身陷困境的丹麥風力發電機製造商Vestas暫時放棄掙扎,決定與日本三菱重工合組一家聯營公司,把不斷虧蝕的離岸風力發電機業務注入其中。剛上任一個月的行政總裁魯拿韋德(Anders Runevad)看來是個很心急的人。

離岸業務只佔Vestas很少部分,以兆瓦產能計算,在截至6月底佔為完成訂單的7%,但燒錢速度卻很高,令備受中國競爭打擊的Vestas壓力很大。三菱重工規模較大,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政年度中,電力系統業務收益達到100億美元左右,並一直在尋求可進軍北海風力發電市場的機會。Vestas把離岸風力發電機業務注入聯營公司,而三菱重工將提供3億歐羅(31.45億港元)的現金。難怪兩家公司能夠合作。

這次合組聯營公司意味三菱覺得離岸風力發電業務大有可為,但它能否成功?

目前最大的離岸風力發電市場是英國和德國。聲稱是全球最大離岸風力發電場的London Array今年7月啟用,主要發展商剛巧也是丹麥公司——Dong Energy(與Eon 和阿布扎比的Masdar合作)。另一個位於沙福郡(Suffolk)的巨大離岸風力發電場上月啟用。英國現在擁有的離岸風力發電產能比世界其他地方加起來還要多,那英國還可以吸納多少風力發電機?

這現在已是三菱重工投資者需要擔心的問題,而不是Vestas的投資者。Vestas股價過去五年跌了八成,但今年上升了超過335%,因投資者憧憬公司可重振雄風,上周五再上升了12%。

要保住這個勢頭,Vestas必須展示自己的力量──不斷縮小的成本基礎、穩健的訂單存貨、現金流的正面表現。與三菱重工的合作協議是重拾盈利能力的好開始。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離岸風力發電預料大有可為(彭博圖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4 02: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