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729|回覆: 3

[其他] THE LEX COLUMN 2013年9月27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9-27 22:37: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3年9月27日

THE LEX COLUMN       
為原則 港交所向阿里說不

告訴大家一件諷刺的事:一個以商業頭腦見稱的地方,否決了三年來規模最大的招股上市(IPO)申請,原因是公司創辦人想得到的控制權,比股權所賦予的更多。

港堅持同股同權


港交所(388)能這麼有原則地堅持落實同股同權的立場,實在值得慶賀,他們一定是咬着牙根作出這個決定。至於阿里巴巴,無論它將來在什麼地方上市,也只可以對其未來投資者說一句:祝君好運。

不過,至少阿里巴巴沒有尋求那種令普通股股東變得毫無地位的雙重股份結構,該公司反而是希望由一個合夥人團隊提名大部分董事會成員,然後由股東投票決定。

有關團隊由公司創辦人馬雲、其他聯席創辦人及他們的繼任者組成,他們大部分都在阿里巴巴工作,合共持有阿里巴巴13%的股權。

這種架構意味阿里巴巴將由部分特定員工選出他們需要向其負責的董事會,而新投資者雖然以同樣的價格買入該公司的股票,但享有的權力卻較小。這是不公平的,而且也沒有必要,因為經營企業的關鍵其實在於建立聯盟。

內地互聯網巨頭騰訊(700)在香港上市,由僅持有10%股權的創辦人馬化騰領導,他的優勢是得到持有騰訊45%股權的非洲媒體集團Naspers的支持。馬雲持有大約7%的阿里巴巴股權,目前沒有迹象顯示,持有阿里巴巴35%股權的軟銀(SoftBank)有半點反對馬雲及其合夥人的意思。

可能只是塞翁失馬


香港在公司管治方面的紀錄並非完美無缺,但有關當局近期致力加強監管,部分新上市規則將於下周開始落實執行。

香港需要阿里巴巴這樣的優質公司來上市,因此錯失這個機會可以說是一個打擊,不過長遠來說,能有效保護股東權益的聲譽也是一項珍貴的資產。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 阿里巴巴希望由一個合夥人團隊提名大部分董事會成員,意味由部分員工選出他們需要向其負責的董事會,而新投資者雖然以同樣價格入股,但享有較少權力,這是不公平也不必要的。 (彭博圖片)
 樓主| 發表於 2013-9-27 22:37:43 | 顯示全部樓層
2013年9月27日

THE LEX COLUMN       
摩通投資者繼續傷腦筋

摩根大通的投資者陷入了混亂:對於該行的法律麻煩,他們知道的太多又太少。

摩通現在正於監管機構商討一個總值110億美元的和解協議,以解決金融危機前濫用按揭證券的問題,並剛剛與英美監管機構就「倫敦鯨」交易醜聞達成了和解協議,將要支付大約10億美元。該行在中國也面對商品交易和招聘手法的爭議。

摩通財務總監萊克(Marianne Lake)曾說,摩通準備在本季增加15億美元的法律訴訟儲備。摩通今年8月估計,愈來愈多的法律問題將令相關儲備增加68億美元。

要把一切搞得清清楚楚是很困難的事。令人更加混亂的是,資訊欠缺了關鍵部分:現有法律儲備的總額。

銀行通常會申報新增撥備金額,但不會告訴你原本的金額是多少。監管機構的文件顯示,由2008年到今年6月,摩通共作出了大約180億美元的撥備。此外,銀行也不會披露和解費用的明細。

不過,即使讓全世界都知道現有撥備總額,也不會對評估摩通多個和解協議對其盈利的影響。摩通賺了很多錢,2013年度估計有230億美元,但現在加入了大額和解金額(多達110億美元!)。摩通股價今年到目前為止上升了大約20%,表現落後於KBW銀行指數的24%。

不過正如銀行界所說,公開儲備總額相當於告訴原訴人它們可以賠多少,律師會蜂擁而至。因此,摩通投資者短期內都無法解決這道難題。繼續動動腦筋吧。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摩根大通官司麻煩不斷,令人頭痛。(彭博圖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544

主題

8694

回帖

100

積分

初級會員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積分
100

百萬富翁勳章萬千寵愛勳章論譠元老勳章高級元老勳章超級元老勳章傑出成就勳章「友誼大使」勳章141紳士勳章成家立室勳章

發表於 2013-9-28 20: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vincen_k #1 的帖子

阿里呢單野我撐香港啵,係… 佢係好大,但佢係應該要守規矩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9-28 20:28:48 | 顯示全部樓層
2013年9月27日

THE LEX COLUMN       
Carnival仍在風浪中

全球最大郵輪公司Carnival旗下多個重要品牌過去一、兩年經歷了驚濤駭浪,目前仍在掙扎求存,公司第三季業績顯示營運狀況也不太理想,但投資者仍以全票價格買入該公司的股分,雖然周二股價下跌了7%,但仍不足夠。

去年初在意大利海岸對出擱淺的豪華郵輪「協和號」(Concordia),屬於Carnival旗下的歌詩達郵輪公司(Costa Crociere),事件造成32人死亡,船長面對過失殺人罪及棄船的指控。今年2月,郵輪Carnival Triumph在墨西哥灣發生機房失火事件,3000名乘客受到影響,令Carnival異常尷尬。

這些事情令人不想登上郵輪。事實上,今年餘下時間和明年上半年的訂位都不及前一年。

Carnival也面對其他阻力,例如南歐經濟不景、地中海東部政治局勢緊張等等。公司預期,2013年全年及2014年初的淨收益回報會下跌。淨收益回報是量度每舖位淨收益的指標。不計燃料的成本也在上升,因為公司正想盡辦法吸引顧客,市場推廣、食物和娛樂經費不斷上升。

的確,人口老化對郵輪業很有利,Carnival正積極進軍亞洲,上個季度在中國開設了五個銷售中心。

公司主席阿里森(Micky Arison)承認,公司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完全走出「協和號」事件的影響,但他相信有關品牌最終能夠回復過來。

Carnival股價目前是35美元,預期市盈率為16倍左右,與過去10年的歷史平均相符。然而,在一個不太狂熱的市場下,一家擁有一個受損品牌和業務表現不濟的公司,股價應該較便宜。如果市場情緒改變,Carnival的投資者就有望上岸了。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Carnival這兩年意外頻生,訂位也因此大減。 (彭博圖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5-9-24 02: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