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6日,周四。有時候,真的替天文台感到為難。颱風威脅本港,殺傷力可大可小,太遲懸掛八號風球,大朋友小朋友不是上齊班返齊學,便是半路中途不三不四。市民「甩頭甩髻」怨氣沖天,天文台焉能不成為眾矢之的?為免一再備受千夫所指,天文台學乖了,小心駛得萬年船,什麼百年一遇超強特大,要多駭人有多駭人。
災難變笑話
以剛襲港的天兔為例,天文台事先張揚,此乃「世紀巨風」,八號波未掛,已提早宣布航班停航學校停課。風的確打成了,但除低窪地帶空曠地區水浸風烈外,在市區「打的」,司機大佬也未必好意思跟乘客講價,收取額外車資。大批滯留機場的旅客心浮氣躁秩序混亂,就更加不在話下了。
世紀巨風變世紀笑話,與又一次逼近美國的財政預算/債務上限「災難」,有着不少相似之處。根據政治角力的最新形勢,隸屬茶黨的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周三發起「拉布」行動,抗議奧巴馬的醫療改革計劃(Obamacare),藉拖延時間阻撓法案通過。美國新財政年度10月1日(下周二)便揭開序幕,法案通過與否,對聯邦政府會不會停止運作,將起決定性影響。
市場另一焦點,是聯邦政府將於10月中觸及債務上限。換句話說,兩條「災難」死線同時逼近,一為9月30日(下周一)午夜的財政預算死線;一為10月中的債務上限死線(確切日期言人人殊,財長傑克盧預計為10月17日;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為10月22日;兩黨智庫組織的估算則介乎10月18日至11月5日之間)。
從天兔橫掃鄰近地區摧枯拉朽的威勢判斷,此風一旦正面吹襲香港,天文台的警告便絕非危言聳聽。美國倘若真的違約賴債,影響當然也是災難性的,用不着財政部事先張揚,投資者誰不心知肚明?然而,就如「世紀巨風」對香港的衝擊因其移動途徑難以預測而無法準確評估,美國會否像颱風吹襲下的香港那麼幸運,虛驚一場得啖笑,自然亦取決於美國「政治颱風」的移動路徑。
有驚無險?
經過兩年多的磨練,市場對美國政客圍繞財政預算/債務上限的爭拗,早就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兩黨把無法達成協議的責任往對方身上推,2011年美國歷史性喪失AAA評級如此,去年底財政「墮崖」亦然。
可是,從兩次危機的結果來看,民主共和兩黨拿市場信心作籌碼,展開「鬥雞博弈」,政客一副不計後果破釜沉舟的模樣,惟關鍵時刻一到,兩黨總能達成妥協,每次皆有驚無險雨過天青。
按照美國「政治颱風」目前的移動路線,美國政府自1995年以來雖從未發生過大規模停止運作,但在此之前的二十年(1976至1995年),政府運作因預算問題而短暫停頓(1至18天),先後卻出現過17次之多,惟對股債皆沒有明顯影響;即使1995年底那次「大癱瘓」,從金融市場的表現來看,投資者信心亦未顯著動搖。
然而,話得說回頭,債務上限若不獲調高,美國要避免違約,唯一辦法是馬上削減開支。按照巴克萊的估算,削支規模須相當於GDP 4.2%;這個減幅,約為過去四個季度聯邦財赤佔美國GDP的比率。當然,兩黨也可以像2011年那樣,在債務上限死線降臨前將之提高,令違約風險迎刃而解。
前景不明爭拗不斷
不管美國「政治颱風」沿哪個途徑移動,財政隱患亦不可能得出根治。依靠削支避免違約,經濟復蘇難免受損;臨時提高債務上限以應付開支兼還本付息,最快年底,國會與白宮恐怕便要再度碰頭,重新商議債事。
經濟前景不明、財政爭拗不斷,聯儲局9月既未如市場預期般減少購債,12月難道便能安心退市?這場「政治颱風」不管打得成打不成,tapering的啟動時間會否都不在今年?

 |
|